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摘要】:C.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概念之一就是自我和谐,即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1]。大学新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都会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新生适应问题备受心理健康教育者地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新生的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探讨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的总体特点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采用由Kohn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新近生活经历》问卷(ICSRLE)、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和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河北农业大学共488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如下: 1、对大学新生影响比较大的日常烦心事是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大学新生的日常烦心事存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和生源的差异。女生在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的因子上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混合烦恼和自我认知因子上差异显著;文科学生在学业压力因子上显著高于理科学生,而在时间管理因子上则显著低于理科生;农村学生在各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城镇学生,在学业压力和混合烦恼两因子上的差异表现为极其显著,由此可见,农村学生的日常烦心事要多于城镇学生,这些事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自然也会更多。 2、大学新生采用应对方式的顺序由多到少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总体来说成熟的应对方式采用得比较多。同时各因子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生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自责和合理化两个因子上显著低于女生,说明男生在使用应对方式上比女生更为积极;在求助因子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文科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城镇学生在合理化、求助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3、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各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和生源方面存在部分显著差异,不存在专业差异。男、女生只在自我和谐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男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在“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和谐总分上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而在“自我的灵活性”维度上则表现为显著低于城镇学生。 4、自我和谐总分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一致,即与日常烦心事的大部分因子和应对方式中幻想、退避、自责三个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两个因子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同时,日常烦心事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各因子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5、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各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其中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的预测作用比对“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的预测作用更大。解决问题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我灵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幻想、恋爱问题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灵活性”有负向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的预测作用都大于日常烦心事的预测作用,而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的预测作用则小于日常烦心事。
【关键词】:大学新生 日常烦心事 应对方式 自我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20
- 1.1 日常烦心事综述11-13
- 1.1.1 日常烦心事的含义11
- 1.1.2 有关日常烦心事的实证研究11-13
- 1.2 应对方式综述13-16
- 1.2.1 应对与应对方式13-14
- 1.2.2 应对的理论观点14-15
- 1.2.3 应对的分类15
- 1.2.4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15-16
- 1.3 自我和谐综述16-18
- 1.3.1 自我和自我和谐16-17
- 1.3.2 自我和谐的测量17
- 1.3.3 自我和谐的研究17-18
- 1.4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研究18-20
- 1.4.1 日常烦心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18
- 1.4.2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18-19
- 1.4.3 日常烦心事与自我和谐的关系19
- 1.4.4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19-20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0-21
- 2.1 问题提出20
- 2.2 研究假设20-21
- 3 研究方法21-23
- 3.1 被试21
- 3.2 研究工具21-22
- 3.2.1 大学生新近生活问卷21
- 3.2.2 应对方式问卷21
- 3.2.3 自我和谐量表21-22
- 3.3 研究程序22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22-23
- 4 结果与分析23-35
- 4.1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的现状分析23-25
- 4.1.1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各因子得分情况23
- 4.1.2 不同性别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23
- 4.1.3 独生和非独生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23-24
- 4.1.4 不同专业的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24
- 4.1.5 不同生源的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24-25
- 4.2 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25-27
- 4.2.1 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25
- 4.2.2 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检验25-26
- 4.2.3 独生和非独生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检验26
- 4.2.4 不同专业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检验26
- 4.2.5 不同生源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检验26-27
- 4.3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状况分析27-29
- 4.3.1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总分分布情况27
- 4.3.2 大学新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与常模的比较27-28
- 4.3.3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28
- 4.3.4 独生和非独生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差异显著性检验28-29
- 4.3.5 不同专业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差异显著性检验29
- 4.3.6 不同生源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差异显著性检验29
- 4.4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之间的相关分析29-31
- 4.4.1 日常烦心事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29-30
- 4.4.2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30-31
- 4.4.3 日常烦心事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31
- 4.5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31-35
- 4.5.1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总分的回归分析31-32
- 4.5.2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各维度的回归分析32-35
- 5 讨论35-42
- 5.1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5-36
- 5.1.1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的总体特点35
- 5.1.2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的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生源差异性分析35-36
- 5.2 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6-37
- 5.2.1 大学新生使用应对方式的总体特点36
- 5.2.2 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生源差异性分析36-37
- 5.3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7-38
- 5.3.1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总体特点37-38
- 5.3.2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生源的差异性分析38
- 5.4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关系38-41
- 5.4.1 日常烦心事与自我和谐的关系38-39
- 5.4.2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39
- 5.4.3 日常烦心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39-40
- 5.4.4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预测作用40-41
- 5.5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41-42
- 6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9
- 附录49-56
- 致谢56-57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荣华;姜桂兰;张新柏;李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李彦章,李敏,汪涛,张俐,黄梅园,肖达喜,袁波,王力慷;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4 王云霞,万明钢;应对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河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倪有娣,楼美丽;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6 赵冰洁,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7 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8 胡琳丽;胡基贤;;高师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9 李培;秦淑平;范启田;;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8期
10 周恒彩,赵晓静;人格与应对[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宝倩;南京市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路晓宁;大学生日常烦心事的问卷编制和情绪加工偏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1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3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