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病理学视野中的男孩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06:25

  本文关键词:教育病理学视野中的男孩教育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病理 男孩教育 学业劣势 男子汉气质 网络成瘾


【摘要】:教育病理学是研究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力求减轻或解除教育疾病的学科,德国学者斯托里音伯耳最早提出教育病理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对教育病理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和系统,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学者对教育病理的研究也日趋成熟。结合本国国情对教育病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教育病理学的视野中,以实践为背景和目的,对现存的男孩教育问题做一些探索和思考。目前,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男孩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业相对落后、父亲教育缺乏、不分性别的教育模式等,并有相关的研究。男孩教育问题已经逐步发展为世界现象,在某些国家已经日趋严重,在我国也已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自20世纪末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男孩问题”的文章,出版了相应的图书;对男孩教育问题的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来了解当今男孩存在的问题;在注重性别平等的当今社会,人们关注女孩教育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男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或认识不够;本文旨在使家庭、学校、社会加深对男孩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认清男孩教育问题的严重性,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注重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给男孩创造一个适合其性别发展的环境与空间。 本文主要研究男孩教育问题中的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问题,如何更好的促进男孩学习是个关乎男孩成长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二是缺乏男子汉气质问题,当今社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男孩子行为举止女性化、心理成长滞后胆小懦弱等,如何重塑男孩的阳刚之气是我们要正视的问题;三是网瘾问题,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男孩网瘾问题更为突出,痴迷网络影响学习,对身心健康的损害已经屡见不鲜,对于网瘾问题的防治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研究的男孩教育问题主要是指未成年即十八周岁以下的男孩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病理 男孩教育 学业劣势 男子汉气质 网络成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6
  • (一) 选题缘由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三) 研究的问题14
  • (四) 思路与方法14-16
  • 一、概念界定16-19
  • (一) 医学病理学16
  • (二) 教育病理学16-18
  • (三) 男孩教育18-19
  • 二、男孩教育问题的症状表现19-25
  • (一) 学业劣势症状19-22
  • (二) 缺乏男子汉气质的症状22-23
  • 1. 行为举止女性化23
  • 2. 性别认同的障碍23
  • (三) 网络成瘾症状23-25
  • 三、男孩教育问题的致病因素分析25-33
  • (一) 学业劣势的病因25-29
  • 1. 男女认知方式的差异25-26
  • 2. 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男孩成长的因素26-28
  • 3. 家庭教育的偏颇28-29
  • (二) 缺乏男子汉气质的病因29-32
  • 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缺乏男子汉气质的重要原因29-30
  • 2. "女性化"的学校教育对男孩的影响30-31
  • 3. 社会文化中的美男形象的误导31-32
  • (三) 网络成瘾的病因32-33
  • 四、男孩教育问题的诊治33-43
  • (一) 男孩学业劣势的诊治33-36
  • 1. 男孩当自强33
  • 2. 积极主动的家庭教育33-34
  • 3. 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34-36
  • (二) 缺乏男子汉气质的诊治36-40
  • 1. 要重视男孩教育中家庭的责任36-38
  • 2. 学校要注重男孩培养的男子汉气质38-39
  • 3. 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39-40
  • (三) 男孩网瘾问题的诊治40-43
  • 1. 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40-41
  • 2. 培养男孩自我控制的能力41-42
  • 3. 要整治网络环境、加强道德建设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50
  • 附录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亦明;浅论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J];北京教育;2001年09期

2 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韩黎;;男性儿童成长过程中女性化心理倾向问题厘析[J];沧桑;2007年02期

4 程海燕;逯振礼;;关注男生——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关鸿羽;;防止家庭教育中的“阴盛阳衰”现象[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9年03期

6 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7 李红玫;;基础教育中男性性别弱势现象思考[J];发展;2006年09期

8 刘纪昌;;伪娘走红,男性衰败的信号[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0年07期

9 郑钢;教育浪费·教育危机·教育负效应·教育病理——国外教育理论中几种学说的述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0年06期

10 刘千勇;;城市中小学男生女性化倾向探析[J];贵州教育;2006年2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彼得·维斯特;[N];中国教师报;2004年



本文编号:540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40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