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1:20

  本文关键词: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评价 内容多元化 主体多元化 方法多元化


【摘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大部分都是比较单一的,所谓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单一,在这种评价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仅仅作为被评价者,他们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反馈形式以及评价结果的解释基本没有发言权;二是评价方法单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纸笔形式的试卷测试法;三是评价内容单一,这种评价模式所关注的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创新能力等其他方面关注甚少;四是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形式单一,学生评价所得出的结果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分数,这个单一的分数却代表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甚至代表学生当前的整体发展状态。这种单一的学生评价模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无视学生的个性,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为了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些教育专家、学者开始倡导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学生评价多元化即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由多种评价主体参与、依据多重评价标准、运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结果进行判断和评定的活动。其支持性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以及因材施教。学生评价多元化是一种科学的、全新的评价模式,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多元化学生评价中,评价主体包括了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这些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为目的,在相互沟通协调中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其次,多元化学生评价提倡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些方法有开卷测试法、档案袋法、家访法、观察调查法、学生自评互评法等等。再次,学生评价多元化提倡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多个方面,而并非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第四,多元化学生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形式也做了改进,认为评价结果不能仅用分数表示,教师不应把学生的分数在班级中以张贴、口头或是其他任何形式公布,更不应该依据评价所得的分数对学生进行分等排队,甚至挖苦打击。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评价结果给以描述性的解释,使学生明白评价结果代表的意思以及所得结果的原因。 多元化学生评价不仅是一套理论体系,它更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系统。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实施是学生评价多元化的理念、方法、方案付诸于各种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实施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评价主体深入学习多元化评价理论,二是初步实施多元化学生评价,三是总结和反思初步实施的结果,并根据总结和反思信息,调整策略,再次深入实施。在实施多元化学生评价时要注意教师在多元评价主体中的核心地位;实施多元评价内容,并不否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性,在评价时仍需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评价的重要评价内容;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生,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应有所不同。
【关键词】:学生评价 内容多元化 主体多元化 方法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0-05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4
  • 1.1.1 时代呼唤学生评价的多元化12
  • 1.1.2 学生发展的差异化要求评价的多元化12
  • 1.1.3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12-13
  • 1.1.4 目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评价多元化13-14
  • 1.2 研究意义14-16
  • 1.2.1 有利于丰富学生评价的有关理论14
  • 1.2.2 有利于学生差异化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性的培养14-15
  • 1.2.3 有利于评价主体获得学生更全面、更真实的反馈信息15
  • 1.2.4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15-16
  • 1.3 文献综述16-19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6-17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7-19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0
  • 1.4.1 研究思路19
  • 1.4.2 研究方法19-20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20-22
  • 1.5.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0
  • 1.5.2 研究的创新点20-22
  • 第二章 学生评价多元化的概述22-26
  • 2.1 学生评价多元化的概念22-23
  • 2.2 学生评价多元化的理论基础23-26
  • 2.2.1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评价多元化23
  • 2.2.2 后现代主义与学生评价多元化23-24
  • 2.2.3 因材施教与学生评价多元化24-26
  • 第三章 倡导学生评价多元化的原因及其原则26-36
  • 3.1 倡导学生评价多元化的原因26-32
  • 3.1.1 学生评价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26-30
  • 3.1.2 学生评价中问题产生的原因30-32
  • 3.2 学生评价多元化的原则32-36
  • 3.2.1 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32-33
  • 3.2.2 学生评价的标准不仅要量化和刚性,更要有质性和弹性33
  • 3.2.3 学生评价要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33-36
  • 第四章 学生评价多元化的具体内容分析36-56
  • 4.1 评价内容多元化36-43
  • 4.1.1 对智力因素的评价36-40
  • 4.1.2 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40-42
  • 4.1.3 对创新能力的评价42-43
  • 4.1.4 对实践能力的评价43
  • 4.2 评价方法多元化43-51
  • 4.2.1 量化测试法43-46
  • 4.2.2 观察法46-47
  • 4.2.3 家访法47-49
  • 4.2.4 档案袋法49-50
  • 4.2.5 学生自评互评法50-51
  • 4.3 评价主体多元化51-56
  • 4.3.1 教师作为评价主体51-52
  • 4.3.2 学生作为评价主体52-53
  • 4.3.3 同学作为评价主体53-54
  • 4.3.4 家长作为评价主体54-56
  • 第五章 学生评价多元化的实施56-68
  • 5.1 实施的步骤56-59
  • 5.1.1 评价主体深入学习多元化学生评价理论56-57
  • 5.1.2 初步实施多元化学生评价57-58
  • 5.1.3 根据初步实施的结果及反馈信息,调整策略再次深入实施58-59
  • 5.2 实施的领域59-60
  • 5.2.1 学校(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59
  • 5.2.2 家庭59-60
  • 5.2.3 社区60
  • 5.3 阻碍实施的主要因素60-64
  • 5.3.1 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识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快速转变60-62
  • 5.3.2 应试教育在现实教育中还根深蒂固62-63
  • 5.3.3 多元化学生评价模式实施的支持性系统和平台尚未成熟63-64
  • 5.4 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64-68
  • 5.4.1 教师在多元化评价主体中应是评价的核心64-65
  • 5.4.2 在多元化评价内容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评价的基本内容65-66
  • 5.4.3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生,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应有所不同66-68
  •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2
  • 后记72-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7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培培;;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探究[J];职业时空;201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静;国际文凭项目学生评价:目标、过程及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0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40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