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角下的综合学校改进研究框架分析
本文关键词:系统论视角下的综合学校改进研究框架分析
【摘要】:学校改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多个主体和多个维度构成的横向与纵向结合的系统。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提出"四主体-四维度-三重认识论"的综合学校改进研究框架。该框架的意义就是基于技术认知兴趣、实践认知兴趣、解放认知兴趣这三重认知论,从理念、结构、行为、关系四个维度,对四个主体即政府、学校、变革代理人、社区的改进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
【关键词】: 系统论 综合学校改进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项目”(08066)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系统理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von Bertalanffy)提出的,他认为,生物有机体是一个整体,不能把有机体分解为若干要素,然后再简单相加。生物科学的划分越来越细,已到了分子的层次,但是这种深入细微的分析使人们失去了对全貌的了解,更难以理解生命。[1]一般系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冰;;现代教育理念“要学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剑;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杨道宇;温恒福;;西方学校效能研究40年[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7 蔡英辉;;我国斜向府际关系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O@化强;;公平、正义的证成及实现路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丁超;提高语文素养发掘创新能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10 杨敬杰;;对高等职业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沟通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青原;;中国传统“做人”概念与和谐社会[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王青原;;中国人日常语汇中的“做人”概念[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何华青;吴彤;;实验的可重复性研究——新实验主义与科学知识社会学比较[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4 邬志辉;;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价值追求的政策表达[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徐欢;;整合科普教育资源 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7 张羽佳;;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林宏星;;天人和谐:一个待完成的过程——荀子“天论”的生态伦理意识[A];生态伦理与知识的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南n\;;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路的一种透视[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10 胡军良;;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学与美国实用主义传统[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应密;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付娜;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红臻;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春玲;基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论新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窦丽萍;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宏德;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郑其瑞;普通中学班主任工作动力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艳;高校师资管理中统计信息的控制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纪静;地方工科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平台的构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丽钦;高中生生物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芳;论马克思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及其当代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民青;现代自然科学提出的几个认识娭问楲[J];齐鲁学刊;1982年05期
2 刘致勇;;系统论与体育教学和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3 唐甲璋;;企业活力与系统论——从雒容林化厂的事例浅论系统论在提高企业活力中的运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汪德刚;五行学说与系统论的关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2期
5 郑广祥;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协调性[J];惠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宋西玲;季爱君;;系统论视野下成人教学管理策略举要[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陈慧平;;发展农村女性教育应注重系统性[J];学术探索;2006年04期
8 陈慧平;;发展农村女性教育应注重系统性[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刘艳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10 孙再罗;张伟;;从系统论角度对高校技术创新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礼德;;运用科普系统论,指导科普示范城区的创建实践[A];城市社区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2 董晓婷;王卓;董宏辉;贾利民;秦勇;;和谐发展—防治交通突发事件的战略选择[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任文;;系统论视野下的和谐校园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梁昭峰;杨伟年;;大学知识体系结构的解构和重组[A];OA’2003办公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高影;;中医药的研究思路[A];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专辑[C];2005年
6 张彬;曹晓岚;;从系统论探讨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思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7 王永炎;;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姚致祥;陈怀录;;系统论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金昌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杨航征;牛广召;;试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支撑体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10 韩群英;;从参蛇偏瘫胶囊谈中药复方配伍的系统性[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光;以系统论为工具研究《红楼梦》[N];光明日报;2002年
2 陈泽炎;会展研究须融入系统论[N];国际商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车海刚 王晓红 王_g 徐伟;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曾昭富(作者系咸安区建设局副局长);用系统论指导城市建设[N];咸宁日报;2006年
5 黎斌 许景云;系统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N];金融时报;2000年
6 王大禾;一部系统论述信息国防理论的专著[N];解放军报;2002年
7 李云飞;从钱学森谈系统论说起[N];北京日报;2002年
8 董洪亮;北京交大改进研究生培养[N];人民日报;2004年
9 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铁;工作改进研究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工作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1年
10 东泓;用系统论解决电煤危机[N];国际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雪霞;统计思想演变与融合发展探讨[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杨先艺;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欧阳以标;珠三角农村信用社服务利润链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王莉;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磊;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立;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的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黄祥钊;区域对接的系统组织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刚志;内燃机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衍;基于系统论的高校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王文;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和完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张东明;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05年
4 孙建华;基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区域生态经济管理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李文蕴;社区治理的系统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6 张娟;我国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宏军;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8 王刚;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王艺;中国当代廉政建设的系统论分析与对策[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安春明;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及其社会网络系统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3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4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