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6 05:0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群体 相对剥夺感


【摘要】: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折射社会现象、情绪发展不稳定、有分层且聚集生活的群体,可以按照性别、贫困、民族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处于相对弱势层的大学生感受到的群体心理相对剥夺感已成为影响其成才的不良因素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了解这些相对剥夺感并找到合理应对的措施,有利于大学生个体健康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有利于大学生群体保持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群体 相对剥夺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相对剥夺感的内涵“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首先使用“相对剥夺感”这个词来形容人们在与别人比较后感到不公平、被侵害及不满的矛盾心理状态。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身利益被其他群体剥夺的内心感受[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新兵;杜学元;;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黄海峰;论相对剥夺感与民工制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关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杰;宋振韶;;自杀压力不协调理论的初步验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道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韦信铭;当代我国转型社会消费观的特殊性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赵久波;生活意义感及认知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3 伍晓斌;和谐社会视角下构筑弱势群体支持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高岩;《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冲突问卷》的编制及其信度和效度[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糟艳丽;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静;兰州市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贞玉;58例15~35岁自杀死亡者心理解剖案例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周晶;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吴剑;影响大学生适应的心理冲突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童星;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判定[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3 池进,张力;弱势群体影响社会稳定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4 王培暄;贫富差距社会风险的承受力、预警及对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蔡f ,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你所在群体的状况如何?[J];科学世界;2000年04期

2 王俊杰;试析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心理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孙秀纯;;大学生择业心理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年04期

4 王秀芳;;大学生心理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探析[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下);2002年S2期

5 江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学理论;2009年16期

6 褚金海,吕云飞,张光辉;当前大学生个体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石维忠;谢绍明;;关于大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态度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8 王沛;论社会信息的记忆表征[J];集美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陶梅;段鑫星;;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10 朱淑贞;;去个性化研究综述[J];才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强;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群体的职业动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鑫铨;;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危机干预体系的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何铨;Hora W.Tjitra;马剑虹;;群体复杂问题解决中策略使用和信息获取的模拟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郝兴昌;盖永婷;;运动员与大学生群体间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姚月红;;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理论模式探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海信;梁宇颂;;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探索及预防策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袁冬华;;特区大学生个人现代性、自我调控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宋蕊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浅议[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徽铜陵学院 刘星期;此激情非彼激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楠;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承受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贾远娥;大学生的自卑心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丁云霞;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的初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育新;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华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谢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7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47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