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摘要】:新媒体环境的出现,既有利于大学生发展,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当前时期,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应当重视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打造,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适应媒体环境的素养建设,开展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教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体行为习惯,推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 四川警察学院法学系;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影响 对策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高校育人的主旨所在。在实现高校育人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媒体环境出现,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复杂性,一方面新媒体的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栾轶玫;群体心理·舆论成形·媒体作为——SARS期间媒体报道的舆论学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07期
2 郭小平;石寒;;地震灾害、创伤记忆与媒体的“心理危机干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东华;白生良;刘丽娟;;政府网站应对“网络谣言”研究——以西安针扎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荣荣;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春娟;新时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全应急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琦;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情绪对舆论的影响及政府应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焦彦艳;电视灾难报道的情感信息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进明;企业事件营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方姝阳;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报道和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春宇;我国群体性事件舆情报道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吴慧敏;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常晓燕;我国企业事件营销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迪;事件营销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丽;;记者的角色扮演与职业心理创伤[J];青年记者;2007年10期
2 童辉杰,杨雪龙;关于严重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光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职业时空;2009年03期
2 范巧云;刘群红;王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校教育对策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21期
3 楚丽丽;周明;;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7期
4 周珊;;大学宿舍管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多刚;杜炜静;;浅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S1期
6 殷乾亮;;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2年12期
7 何芬林;;浅谈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33期
8 郭震宁;郑建祥;;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0年31期
9 赖庆沅;;学生“跑官”可不可怕?[J];高中生之友;2009年Z3期
10 李四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绰庵;刘素卿;;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爱明;;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蔡楷有;;对违纪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探索[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万晶晶;方晓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力系统——心理需求补偿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张婷邋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段素菊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伍芳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袁光亮;引导比实践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3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4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5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6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7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8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9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10 关谊;充分发挥出版宣传作角 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发展[N];南通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王渭玲;媒体暴力信息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靖原;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张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干预方法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韦海燕;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成新;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莉;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颖;大学生亲子沟通态度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耿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卓;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常彦梅;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575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7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