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中教师接近行为对学习动机影响研究——以多伦多大学CMC课程为例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中教师接近行为对学习动机影响研究——以多伦多大学CMC课程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课程 教师接近行为 社会临场感 学习动机 研究
【摘要】:网络课程突破了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然而也使得"言传身教"成为一种奢求。教师为了拉近师生关系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统称为"教师接近行为"。研究其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将对网络课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多伦多大学CMC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网络环境中教师常用的接近行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经统计学多元回归分析证实两者存在较大相关性,同时表明教师接近行为在网络环境中是可以实现并且是不可或缺的。本研究对提升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网络课程 教师接近行为 社会临场感 学习动机 研究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1]。这为今后网络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凸显了网络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学民;林崇德;申继亮;郭德俊;;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 林正范;贾群生;;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范春林;张大均;;学习动机研究的特点、问题及走向[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4 万孝星,项国雄;试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其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2期
5 张国民;张剑平;邱红霞;;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以《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7期
6 彭豪祥;;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3期
7 尹睿;;网络学习环境研究的困境与转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立;舒娅;;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植入与实施[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赵朝群;;为服务教师的课程设计新理念[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3 王少凡;;浅谈高校网络教学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福建电脑;2006年01期
4 宋美娴;;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01期
5 魏丽娜;苏薇;;县域义务教育学生学业成绩不均衡问题及归因[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胡丹娟;;浅谈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英语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5期
7 郑亚平;冯文全;;论基于课堂教学策略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杜穗华;;成人参与网络学习的动机调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9 朱跃龙,刘勇秀;论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师生权利、行为及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10 石林;黄甫全;;语文学习动机的概念与结构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磊;专家技能的养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宁;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徐春雨;音乐传播视野下有效音乐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翁科波;CLEs支持下AVG教育游戏的模式设计与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晓俊;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小麟;上海市高职大学生成就归因、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苏鹤;沈阳市大东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里里;免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朱诗敏;高中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赵伟丽;课堂教学录像研究:一种新的课堂观察策略[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军生;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2 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鸿冀;网络教育路在何方[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6期
4 蒋成凤,魏志慧,师书恩;网络学习障碍分析与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1期
5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6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7 蔡敏;;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及其评价指标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8 吴中江;试论教学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9 魏志慧,陈丽,希建华;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舒华 ,韩在柱 ,张学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实验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武林;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与教育问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1期
2 赵兴中;关于提高后进学生学习质量的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杜殿坤;;列符屰科夫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概述[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4 汪国柱;;提高古文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韩进之;;试论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钱曼君;;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教育[J];天津教育;1980年02期
7 唐肖宁;;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J];四川教育;1980年07期
8 李华丰;;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J];体育师友;1980年04期
9 陆锐深;黄美珠;李国富;;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上好小学体育课[J];体育师友;1980年04期
10 樊政清;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兰富;;乡医《病理学》面授教学的点滴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赵莉;;成年人的英语教学刍议[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俞国良;张登印;罗晓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其认知发展、学习动机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张登印;俞国良;陈诗芳;林崇德;;学习不良与一般儿童认知发展、学习动机和家庭资源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林珊;;海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与方法[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6 叶瑞香;;电脑辅助认知复健在儿童职能治疗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王月娥;;课堂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李同明;;加入WTO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之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曹新美;张挚;;中小学生学习目标定向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性比较[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郭德俊;汪玲;;元认知对动机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冠仕;网络课程咋算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学民;网络教育在美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陈秀琴;动机·情绪·态度[N];贵州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5 蒋衡;网络课程的评估[N];科学时报;2000年
6 ;美国网上虚拟大学日益火爆[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伦娥;要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钟伟;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刘微;网络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李健;网络教育正在兴起[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叶绿;虚拟教育环境中虚拟人(角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玲;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金梅;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郑桂玲;情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乐梅;重庆市国有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动机与激励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7 曾镭;浅析中师生物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曹宝花;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下基础护理教学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9 国永荣;利用合作式学习激发大学英语专业新生学习动机[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慧;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测量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13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1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