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8:23

  本文关键词: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探索教育 自我概念 儿童


【摘要】:目的(一)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儿童的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方案; (二)探讨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并探讨引发儿童自我概念改变的作用机制。 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20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被试进行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共计10次的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以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作为自变量,以儿童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为因变量,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简称PHCSS)》为研究工具,并辅之以对《课程反馈单》和课程实录的分析,探讨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另外,对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过程用摄像机进行录音和录像,并对课堂实录进行质性分析,研究该课程对儿童自我概念改变的作用机制。 结果(一)儿童参加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后,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总分显著高于参加辅导前的得分。儿童参加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后,在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与属性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提高;在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四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有所提高,差异不显著。 (二)通过对课程反馈单及课堂实录的分析发现,儿童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有所改变。儿童喜欢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能顺利融入团队,在团队中自由表达意见,参加辅导后大部分儿童能发现自己的变化,学会倾听,体验到团结互助有助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等。 (三)通过对课程反馈单及课堂实录的分析,提取出能引发儿童自我概念改变的有效因素,分别是:挑战、团队的支持与学习和反思的教学历程。 结论(一)本研究设计的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适合我国儿童; (二)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提高有显著的立即性辅导效果; (三)儿童的自我肯定与认同,是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探索教育 自我概念 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11-36
  • 1 文献综述11-33
  • 1.1 自我概念的研究综述11-20
  • 1.2 探索教育的研究综述20-33
  • 2 问题提出33-36
  • 2.1 已有研究局限33-34
  • 2.2 研究目的和研究构想34
  • 2.3 研究意义34-35
  • 2.4 概念界定35-36
  • 第二部分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36-65
  • 1 研究假设36
  • 2 研究方法36-43
  • 2.1 研究设计36-37
  • 2.2 研究对象37-38
  • 2.3 研究工具38
  • 2.4 研究程序38-43
  • 3 研究过程43-44
  • 3.1 实验前的准备阶段43
  • 3.2 实验阶段43-44
  • 3.3 实验结束后的工作44
  • 4 研究结果44-53
  • 4.1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44-50
  • 4.2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产生影响的有效因素50-53
  • 5 分析与讨论53-65
  • 5.1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提高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53-61
  • 5.2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提升儿童自我概念的有效因素61-65
  •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65-67
  • 1 研究结论65
  • 1.1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65
  • 1.2 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影响的作用机制65
  • 2 研究限制及未来研究的建议65-67
  • 参考文献67-73
  • 附录73-8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妍君;李昀;;团体辅导在加大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主动性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2 叶筱珍;;团体辅导——高手过招小学生情绪ABC[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3 张彦;;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4 杜晓琳;董慧中;樊晓阳;吴明霞;;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5 联合小学课题组;;运用团体辅导和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J];大众心理学;2005年08期

6 廖桂兰;;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7 熊庆秋;;团体辅导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8 王斌;;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解析——以四川某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为例[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9 杨敏毅;;拥抱聋儿 爱心放送——“心海之旅”拓展课活动实录之二[J];大众心理学;2007年09期

10 林琳;;高校班级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张海音;;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报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赵小青;;对团体辅导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范奉莲;王光荣;;团体辅导——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综合健康团体辅导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种华人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赵小青;李志芳;;高校团体辅导的现状与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陆莉英;;在和谐中开放自己——浅谈班级团体辅导氛围的营造[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冯怡;徐东娥;丁钰;;护理人员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A];中华护理学会2006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春玲;;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在高一学生中的团体辅导[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茜;;初中生心理保健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钧;团体辅导化解“三困生”心理问题[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黄文;团体辅导:尚处初级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陈欣然;为学生的心灵开一扇窗[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张守帅;23所高校结对帮助灾区师生[N];四川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甘勃;蜕变 从谋食者到谋道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陈欣然;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新址落成[N];天津教育报;2009年

7 杨秀君;重新认识内向性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昆邋通讯员 于敏;广西大学实施“大学生头雁计划”[N];光明日报;2007年

9 宋晓梦邋姚晓丹 练玉春;灾区课堂 怎样上课[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曾永联;南宁心理专家完成救治工作由川返邕[N];广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5 俞晓歆;影响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的依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贝贝;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抑郁倾向的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菊珍;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姜旭;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冯磊;基于探索教育理念的团体辅导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武彦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栗田野;团体辅导对职高学生自信心水平及应对方式影响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9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99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