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西方国际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8-19 08:02

  本文关键词:西方国际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学生 跨文化心理适应 文化冲击 压力应对 社会认同


【摘要】:西方学者于二战结束后开始将国际学生作为跨文化心理适应的研究对象。近五十年来成果丰富,对国际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文化冲击"概念、U型及W型曲线假设及压力应对与社会认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前期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概述的方式,后逐步发展到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国际学生 跨文化心理适应 文化冲击 压力应对 社会认同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以探索“文化冲击”概念为代表的早期研究国际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早期文献的主题都是关于旅居国外生活困难的描述,且更为关注跨文化生活的负面情感经历。理论描述的方式在早期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中占主体地位,其中最熟为人知的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Ober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中美价值观的差异性与相似性[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高一虹;文化传统与文化变革:指导性心理咨询的宏观语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3 刘杨;;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渗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4 金正昆;商务礼仪简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葛志宏;论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周庆杰;武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孟雷,王素珍;品牌国际化的文化战略[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8 李力;谈谈汉语量词的文化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胡胜高;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游晓琼;从文化的“动”与“静”重释“文化定型”[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2 吴显英;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6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10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华;汉语思维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调查[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彬;[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文晶;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裴国丽;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差异对语篇构成的影响及翻译[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5 赵磊;国际商务英语演讲的跨文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丁松刚;湖南省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宋美盈;英语变体和文化多元性与跨文化交际[D];西北大学;2001年

8 白改平;贵州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的实践与理性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9 肖丽;从传播学角度看外宣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苗娟;人本主义教学: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显示:上海学生阅读水平世界领先[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24期

2 陈剑琦;"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引发德国教改[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龚益红;;针对国际学生的分组教学ABC模式实践[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年01期

4 ;加拿大将推新举措吸引更多国际学生[J];21世纪;2009年04期

5 李韧竹;;科学教育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视角[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5期

6 刘祥;;PISA为何能风行全世界?[J];世界博览;2011年14期

7 ;西方大国抢占全球教育市场[J];北京教育;2000年02期

8 王f^;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测评目标、特点及其分析[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9 ;西方大国抢占全球教育市场[J];广西教育;2001年06期

10 简文;;国际学生身份证[J];英语沙龙(实战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艳云;;澳大利亚教育质量监测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李丽洁;;天津市义务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袁新文;中国文凭“通行”二十六国[N];人民日报;2006年

2 曹奕 徐建栋 月航;我市接待AFS国际学生全国最多[N];常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苏军;阅读、数学、科学素养均列第一[N];文汇报;2010年

4 查卫平;中国首次进入美国学生学习前十大目的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石岩 ;把教育卖出去[N];南方周末;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陆一波;我们的教育还缺啥?[N];解放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小方;澳未雨绸缪强化国际教育产业[N];光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余继军;万里游学值不值?[N];人民日报;2005年

9 江峰;新加坡私立学校协会将推出自行监管措施[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解艳华 马萍;金融危机:教育面临机遇还是挑战[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群;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新趋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9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99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