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7:35
本文关键词: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
【摘要】: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新工时制开始推行,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灵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德育一直以来就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各种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积极健康的休闲生活可以优化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和道德境界的提升;反之,消极的休闲生活则可能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青少年休闲生活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些不科学的休闲生活所导致的道德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科学的度过休闲时光,在休闲中提高道德水平,成为青少年德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青少年休闲德育作为研究课题,从青少年休闲生活入手,来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为当前德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绪论开篇,论述了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厘定了休闲德育及相关观念的内涵。青少年休闲德育是从青少年的休闲生活出发,以潜隐和渗透的无意识教育为主要方式,注重寓教于乐,以促进青少年形成独立人格,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为落脚点的德育;第三部分立足现实,揭示了当前青少年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我国青少年休闲生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建构了一个新的德育模式—青少年休闲德育,它从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五个方面探索了青少年休闲德育的组成体系。青少年休闲德育根本目标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不但具有独立人格而且充满活力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的完整的人。青少年休闲德育的内容,是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保证充裕的休闲时间和良好的休闲环境,通过休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休闲能力,旨在促进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青少年休闲德育包含三个“原则”,四个“方法”,最后从家庭、学校、社区、农村及网络等几个途径入手,有针对性的多管齐下希望取得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总之,青少年休闲德育是在休闲时代背景下对情感德育、实践德育、生活德育加以借鉴和创新而成的,希望能对当代德育有一定指导意义,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及时指教,笔者渴望在大家的指导下能不断完善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 休闲 休闲德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绪论10-14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三) 研究思路和框架11-12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12-14
- 一、休闲与休闲德育的概念界定14-23
- (一) 休闲的涵义、特征及本质14-16
- (二) 休闲德育的涵义及基本特征16-19
- 1. 休闲德育的涵义16-17
- 2. 休闲德育的基本特征17-19
- (三) 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的涵义及休闲生活的德育意义19-23
- 1. 青少年休闲德育的涵义19
- 2. 我国青少年休闲生活的德育意义19-23
- 二、我国青少年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3-33
- (一) 存在的问题23-27
- 1. 真正“休闲时间”的缺失,影响身心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23-24
- 2. 休闲价值观存在工具主义倾向24-25
- 3. 对休闲存在偏见和误解,,休闲知识贫乏技能单一25
- 4. 缺乏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休闲方式的能力,导致道德行为失范25-26
- 5. 休闲生活意境不高、色彩单调、缺乏创意、缺乏良好的休闲条件26-27
- (二) 原因分析27-33
- 1. 主观因素分析27-29
- 2. 客观因素分析29-33
- 三、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的建构33-48
- (一) 青少年休闲德育的根本目标33-34
- (二) 青少年休闲德育的内容34-38
- 1.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34-35
- 2. 保证足够的休闲时间,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35-37
- 3. 帮助提高休闲能力,提高休闲生活质量享受有道德的幸福生活37-38
- 4. 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充分利用休闲空间载体资源38
- (三) 青少年休闲德育的原则38-41
- 1. “以人为本”原则38-39
- 2. 生活性原则39-40
- 3. 渗透性原则40-41
- (四) 青少年休闲德育的方法41-43
- 1. 说服教育法41
- 2. 自我教育法41-42
- 3. 隐性教育法42-43
- 4. 实践锻炼法43
- (五) 青少年休闲德育的途径43-48
- 1. 创设良好的家庭休闲德育氛围43-44
- 2. 运用校园休闲生活中的德育资源44-45
- 3. 开发和利用社会基层休闲德育载体资源45-46
- 4. 营造网络休闲德育氛围46-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3
- 后记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98年03期
4 马晓红;;休闲——德育之土壤[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2期
5 柯文·瑞安;彼得·格莱尔;杜惠洁;;美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与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6 崔景贵;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7 黄保罗;建构完整有效的青少年德育工作体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康秀云;当代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12期
9 范树成;;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6期
10 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琴;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2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0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