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8-19 18:32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 合作研究 民族地区


【摘要】: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因地域限制,其教师发展困难重重。湖南省泸溪县由教科所牵头与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三方共建联系校,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联系校的实践研究中,摸索出以三方合作研究的实践模式、周期循环递进的建设方式、学校领导组织的深度变革和强化指导的督导评估机制为切入点的建设路径,形成三方合作的工作机制。基于三方合作研究的教师发展实践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学生学业成绩,提高了教研人员的研究水平。
【作者单位】: 湖南省泸溪县教科所;湖南省泸溪县武溪小学;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合作研究 民族地区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且大学极少,很难建立基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自2006年开始,湖南省泸溪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联校帮管”活动,由泸溪县教科所牵头与县教育局、中小学三方共建“联系校”,将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顾红亮;;责任与他者——列维纳斯的责任观[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陈静;;他者伦理视域中的当代人际和谐建设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李雪彦;;政治认同: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红;;建构主义翻译研究对读者主体的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李雪彦;;政府认同的二维理论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李祖平;程东旺;;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曾爱平;;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胡象明;鲁萍;;WTO对中国政府管理的挑战及其对策[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4 张凤奎;张志宇;;打造责任政府——通向和谐社会之路[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黄卫平;郑超;;人民政协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势[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郭旭东;;岛内语言与大陆语言的差异表现及其对两岸交流的影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7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李平;;城市电子政府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建;走向生命关怀的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梅;杨军;;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探微——以甘肃省积石山县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年02期

2 边绍明;何良仆;景志明;张建明;赵建宁;徐淑霞;;以研带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11期

3 黎琼锋;同侪互助——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6期

4 周良;;反思合作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9期

5 洪肖红;;让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发挥效益的有效途径[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6 曹亦兵;陈琪;;在合作研究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记合肥市“我与教坛新星同上一堂课”教研活动[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年Z1期

7 ;“做研究”,把民族地区的教师带上发展的快车道[J];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Z1期

8 马英华;在合作中研究 在合作中发展——境外教师专业发展一瞥[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7期

9 靳涌韬;周成海;;同伴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抉择[J];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10 陈向明;;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贤惠;;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A];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9年

2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3 王芳恒;;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设想[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黄东英;;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普同金;;对民族地区提供国家帮助的政策战略[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晓鹰;陈光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和机遇——生态移民和城镇化推进[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红梅;;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内在矛盾及实现矛盾转化的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龙威;李红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与变革——基于湖南省17个民族县市区教育数据的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国涛 实习生陈丽媛;第八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衡中举行[N];衡水日报;2010年

2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4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6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周俊宏;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危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江芸涵;让每一名教师更专业[N];四川日报;2010年

8 宿迁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葛井井;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德明;成长最快的是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郭秀中 葛宪利 冯彦鹏;滋兰九畹辉满园 沃土勤耕树参天[N];安阳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2 岳娟娟;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模型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蔡京玉;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稽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常亮;民族地区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芸;教师合作研究的社会互动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冠男;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雁;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跨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喻;新课程背景下重庆市合川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志轲;一位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耿婵娟;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02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02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