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讲授文化:课堂教学的责任

发布时间:2017-08-19 22:11

  本文关键词:讲授文化:课堂教学的责任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 文化 知识


【摘要】:文化是连结知识与学生发展的纽带,这是由文化在这两方面的意义决定的。课堂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中心,着力于文化的选择与加工,激励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讲授文化应传递学科知识中的文化元素,提升课堂讲授的文化品位,警惕课堂讲授中的文化衰减,保持适度的文化隔离。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文化 知识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教科书的农村适切性研究”(项目编号:BHA09002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传承与创造知识、满足学习者的知识需要原本就是课堂的使命之一。因此,在课堂讲授内容中,知识理应占据核心位置,离开知识奢谈其他内容,是过于浪漫而脱离现实的。但是,知识并非课堂讲授唯一的关键词,课堂讲授还承载着促进学生人格与精神发展的人文意义,这种意义往往通过讲授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怀超;意义与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李艺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季国清;权力话语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式的知识生产[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9 李剑;昔日裴斯泰洛齐与当今素质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10 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研究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魏凤;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福平;新闻出版文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3 马守敏;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岐视[D];郑州大学;2000年

4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8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贾爱明;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10 罗立军;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源创教育杯“课堂教学精彩一页”征文启事[J];教师博览;2011年07期

2 ;源创教育杯“课堂教学精彩一页”征文启事[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3 张薏;;课堂教学中的“鲇鱼效应”[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4 陈光辉;;关于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的随想[J];安徽教育;2011年05期

5 陈晓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6 田继万;课堂教学需要“七管”[J];中小学管理;1997年09期

7 崔艳;;谈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8 杨文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8年03期

9 王泽;;谈高效课堂如何运用激励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10 吕宪军;刘东;;对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2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祖利;;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庞维国;;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7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林叶锦;李世臣;;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现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晓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马玉顺 刘曰礼;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武穴市四望镇中心学校 张烈学 汤文华;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黄冈日报;2005年

4 山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 庞国太;课堂教学应多给学生留些空间[N];科学导报;2005年

5 陆锡江 海宁宏达实验学校;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9年

6 何青霞 张艳荣;浅析课堂教学的浪费现象[N];伊犁日报(汉);2009年

7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钟鸣;5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8 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奎;课堂教学方面的几点创新做法[N];学知报;2010年

9 杨国红 刘娟;课堂教学中浪费现象之我见[N];伊犁日报(汉);2010年

10 蔡兰勤;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是有效教学[N];伊犁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小青;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7 赵晖;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袁进霞;迈向滋润生命的殿堂[D];河南大学;2004年

9 宋燕;课堂教学审美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殷晓静;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03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03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