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委员会:为与不为
本文关键词:学术道德委员会:为与不为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委员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 学校 学术道德 事件 心脏病
【摘要】:正学校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利益和声誉关系,以及学术道德委员会和规范委员会内部的成员本身未必干净、害怕引火烧身,导致多数学校的学术道德委员会长年不发生作用,学术不端行为得不到处理继天津大学"问题千人"姚庆伟事件之后短短几个月,9月4日,又一位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千人"王志国因论文造假,被他所供职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并免去科研权利。而他在国内引进的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没有任何处理结果。
【关键词】: 道德委员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 学校 学术道德 事件 心脏病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继天津大学“问题千人”姚庆伟事件之后短短几个月,9月4日,又一位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千人”王志国因论文造假,被他所供职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并免去科研权利。而他在国内引进的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没有任何处理结果。王志国涉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增强学术规范 抵制学术不端[J];教育探究;2010年02期
2 宋国建;王倩飞;崔斌;;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学术不端行为心理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地方[J];教育;2011年23期
4 吴利红;;小心劣质文具危害孩子[J];少年科技博览;2002年11期
5 ;新教师上岗须修学术道德规范[J];知识窗(教师版);2009年07期
6 ;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手打击学术不端行为[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7 原春琳;;教育部发文抑制“学术成果GDP”[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年08期
8 原春琳;;教育部发文抑制“学术成果GDP”[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年08期
9 刘德林;;教育惩罚运作对象的转向[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年08期
10 ;声音[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2007年工作意见(提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嘉宾暨嘉宾单位简介(按来稿先后排序)[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嘉宾风采[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书君;;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会议日程[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牛启超;韩冰;;考研学生焦虑心理的分阶段调查及对策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创新思路 科学实践 谱写陶研工作新篇章[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9 方铭琳;;前言[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10 ;编辑说明[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姝宏;应通过立法严惩学术不端行为[N];法制日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 刘晶瑶;治理学术不端,给教育部提三点建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刘洋;师德的底线[N];检察日报;2011年
4 李曙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遏制学术不端重在教育防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丛民;山东65人因学术不端“丢”学位[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果断行动 绝不姑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杨大正 谢苗枫 实习生 汤凯锋 王猛;“第三方介入调查才能保证公正”[N];南方日报;2010年
8 耿银平;给“问题教师”开“药方”[N];河南日报;2005年
9 见习记者 朱建华 通讯员 杨宏斌;“我5年出一本书都感到吃力”[N];长江日报;2010年
10 贺春兰;韩民、吴华担纲2007年度21世纪教育沙龙学术委员会主席[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丽洁;高校餐饮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斯颖;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权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湖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教育科研机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志伟;30余年教育管理学科的研究取向[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1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2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