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正式环境 非正式学习 设计的环境 虚拟社区 数字游戏
【摘要】:全球化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多样化,学习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终身学习的诉求不断加强,非正式环境下的学习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应对各种变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现实和虚拟两个维度对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各种研究进行论述,介绍了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研究领域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机构,并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述评,以期对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非正式环境 非正式学习 设计的环境 虚拟社区 数字游戏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丰富的社会文化和社交活动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必不可少,变化已成为当今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核心概念。旧的学校教育理论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对社会文化的应变和数字技术的使用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校教育系统内获得的知识脱离社会实践,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虹良;;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5 曹贤钟;基于任务驱动的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6 雷运发,叶永华,郭友兰;试论网上学习型社区的建构[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7 孙秀;网络环境下“VFP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丹东纺专学报;2005年01期
8 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模式专项研究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10 谭支军;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芳;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之设计与系统构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迪;我国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严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雪梅;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于文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丽萍;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红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建军;校园网络学习及其支持系统设计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耿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师生行为分析——一个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玉荣;杨成;;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探究及实施策略:Web2.0的视角[J];中小学电教;2011年Z2期
2 杨宝红;;非正式学习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3 赵健;;创建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态:美国非正式学习领域的发展情况与案例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7期
4 王妍莉;杨改学;王娟;杨瑞姣;;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5 朱燕娟;;基于网络实践共同体的非正式学习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冯俐;龙嘉;;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小组成员构成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7 黄映玲;;微博传播机制及其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8期
8 基思·索耶;;学习科学及其跨学科基础[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7期
9 王晶;;GCCCE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1)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10 郑旭东;余青兰;严莉;;赛博学习:学习科学创新发展的新战略支点[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正巧;赵德伟;庄科君;;认知弹性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育华;“非正式”:学校管理概念的另一扇门[N];天津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春芜 赵晖 明洁;教育与人才圆桌对话[N];无锡日报;2010年
3 张力;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取向[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徐夕湘;信息技术创造学习新模式[N];学习时报;2007年
5 商报记者 晓雪;“网络公开课”成为教育新潮[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6 丁钢;用新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记者 刘珊;多方倡导合法共享文化[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晓艳;协作网络环境下中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现状及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宗娜;数字短片在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张建超;基于信息技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朱燕娟;在线实践共同体的非正式学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李娟;Web2.0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屈艳玲;web2.0技术在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祁玉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非正式学习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曾森灵;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旭涛;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悦;Web2.0时代的非正式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2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5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