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合作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机制
本文关键词:论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合作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合作 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 专业成长 影响机制
【摘要】: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合作是一种推动新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合作因为类型、性质、层次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运行机制,相应地会对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构建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优化教师合作过程、培养教师的合作素养,是实现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高层次、规范合作以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关键词】: 合作 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 专业成长 影响机制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间的合作是教育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教师合作可以利用教师群体间的资源差异优势互补,来加速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改进他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并迅速成长为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现有文献对“教师合作”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合作的方式、原则、思想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启艳;论合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J];北京教育;2001年01期
2 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饶从满;张贵新;;教师合作: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苏明辉;姜晓丽;;我国教师专业化实施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黎琼锋;浅论教师合作精神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1年10期
6 傅建明;;基于“教学合作”的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7 宋宏福;;教师文化及其对教师成长的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4年15期
8 李彦良,王传金;论教学中的合作[J];克山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12期
10 王坦;试论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雪翠;师师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联蓉;王利明;;破窗理论与大学班级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张孝义;卢有昆;;奖赏与儿童创造性提问的关系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王德寿;江丽;;新世纪以来的我国教师文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刘岩;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陈华;;适应性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学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柳洲;李祖扬;;思维类型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张丹;;女性心理世界的隐痛——解读陈染《私人生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黄琼;;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现状及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薛予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10 段爱明,张建新,许毓成;浅析体育教学思想与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成就[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宏钰;;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林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5 王强;王柏根;卢菁菁;;影响高一学生敌对倾向的个性特征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严玮;;心理干预在消防抢险救援中的应用研究[A];2007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李佑发;梁承谋;魏高峡;;意志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展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长生;;运动思维训练的认知研究现状及其体系建构[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宋伟伟;;重视研究生学习中的自我评价[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京林;;试析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研究方法[A];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关志伟;面向用户意图的智能人机交互[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6 陶云;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有或无配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10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玲;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祝军;学习是生命的源泉《第五次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阅读札记之二[J];北京成人教育;1997年11期
3 祝军;第三项修炼──共同愿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阅读札记之七[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04期
4 马兰;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若干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5 梅汝莉;为什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对教师“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联想[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2年10期
6 倪海珍;柴小林;;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学习型组织[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8 李天鹰;论教师组织设计的新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5期
9 连莲;论教师专业化的意义与策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王伯康,周耀威;塑造教师新形象——教师成为研究者之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严开胜;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野中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伟;我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于国妮;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芳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相关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冬梅;关于合作学习组织优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莉苇;新课程下“合作式”教研活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洪修;课程变革下小学教师合作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海红;罗敏明;;“学习共同体”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斌;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朱宁波;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4 张小永;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研究性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5 张志勇,张加红;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5期
6 胡碧霞;;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内涵的诠释[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陶慧玲;;通过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陈万勇;林素珍;;寻求专业成长的好路径——以课例研讨为例谈校本培训[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8期
9 缪金萍;;以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8期
10 李崇爱;万成;;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教育实习:理念、目标、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红;;运用体验式培训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2 黄朔;陈剑;;关于一种销售商合作方式的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王淑兰;;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与咨询师的成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颖;;心理咨询员的专业成长和人格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陈兴中;;教研组是我专业成长的乐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桑志芹;;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人员的培训与专业成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吴菊;;在螺旋上升的“磨砺”中成长——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8 穆朝君;;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与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9 杨景胜;孙稳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规划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韦倩;;合作经济学理论构建基础及其企业理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雪峰;学习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徐德明;让自主发展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丹阳市行宫中心小学 罗锁花;写好教学后记 促进专业成长[N];江苏教育报;2008年
4 翟帆;专业成长,农村教师的现实渴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黎加厚;推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动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姜堰市白米中心小学 丁龙才;专业成长,中老年教师不该被边缘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 陈荣芳;做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戴荣;泰州千名青年教师共论“职业幸福与专业成长”[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高明昌;细节管理的有效意义(上)[N];东方城乡报;2007年
10 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 冉正宝;用浪漫抒写的教育人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景涛;企业知识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高忠明;中学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郭锦墉;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谢彩霞;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光辉;战略联盟在货物集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武军;供应链契约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玲;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惠兆俊;高中初任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蔺燕;乌海市海勃湾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柳德玉;论教师经历与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莉;中学化学教师合作方式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从先;重构思维 激活创新——创新型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栾芳超;国外成人教育家的专业成长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亚玮;幼儿园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永全;新疆中小学新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宏福;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6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7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