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本质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7-09-02 16:31

  本文关键词: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本质的回归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道德功能 校园文化


【摘要】:文化及文化环境是对德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软约束"因素,彰显着造就人道德心理与道德人格、规范社会道德内容和促进道德进化与完善的功能。而校园文化是具体的道德教育的内部因素之一,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自主性较强的高层次优秀文化,引领着社会时代文化的潮流。高校教育欲永续传承必须有着自己长久的文化战略思想和文化战略模式,它的营建离不开文化,使文化的本质得以回归,真正实现从文化应接走向文化自觉。这要求我们应在整合主流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促进先进文化发展上下工夫。
【作者单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
【关键词】文化 道德功能 校园文化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德育界在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上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一是生活的形式与价值取向呈多元态势,德育的所有内容并非全由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二是政治、经济可以通过社会文化系统间接地对德育产生影响。许多学者把前者称为“硬约束”因素,把后者称为“软约束”因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为正;刍论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学术交流;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外交学院教授 吴建民;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N];光明日报;2009年

2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中国崛起的文化内涵[N];光明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关于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衔接问题的方法论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何红梅;人的现代化与人的情感需要——转型期两性情感现状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宫晓虹,张修红;课程德育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罗令姣;;论高校各科教学的育人功能[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肖光辉;;功利、正义、良知与法律文化──一个道德哲学视角的分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8 秦红岭;;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10期

9 杨波婷;;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10 曹能秀,王凌;论日本文化对教育荒废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广寿;;浅谈提高民办职业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途径[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陈焱焱;;试论德育中的教师权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的现状、原因及教育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戴岳;找回失去的“道德自我”[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清雁;教师是谁[D];西南大学;2009年

6 王静;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7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郑颖慧;宋代商业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李峰;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光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普世价值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霍燕;高校体验式道德教育的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廖永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肖兵明;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晓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小虎;新时期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亚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陈山林;民办全寄宿制初中德育量化积分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梁;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以德育人”的基础和保证[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董会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矛盾和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1993年04期

3 王翠芝,吴谦;浅谈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李庭君;简论武警校园文化建设[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刘萍,周宜芳;校园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李淑杰;校园文化在师范教育中的特殊功效[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01期

7 傅义朝;浅论知识经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8 郭燕秋;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杨玲,李红玉,黄占辉;试论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医教育;2000年02期

10 张启春,张学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揭家新;;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2 ;传承校园文化精髓 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陈兴华;;科学地构建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功能作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梦雄;;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之我见[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能春;朱伟雄;;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阮庆贺;;当好五种角色 塑造校园文化——一个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于钟民;;建设校园文化应处理好四大关系[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正强;杨博;;全面建设特色和谐校园文化[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蔡耿;;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波;;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艳;丰富校园文化 促进素质教育[N];边防警察报;2005年

2 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 李斌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5年

3 袁锋;塑“灵魂工程师”之魂[N];海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顾晓晖;直面通大校园文化[N];南通日报;2005年

5 记者 吕瑜洁;丰富校园文化 陶冶师生情操[N];绍兴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蒙景辉;校园文化打造亮丽品牌[N];工人日报;2008年

7 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政治部主任 田晓蔚;站在高起点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N];科技日报;2008年

8 虎晶科 仁考;夏河县中学丰富校园文化[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9 本报记者 谢依然;开展校园文化发掘学生潜力[N];阿克苏日报;2008年

10 周文良;崇州市政协建议加强校园文化的规划和投入[N];四川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德喜;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的文化透视[D];武汉大学;2002年

2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及其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敏;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婧玲;高校行政管理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夏宝慧;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朱梅梵;理工科大学“人本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罗小寒;我国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董玲玲;我国普通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国英;理工科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刘静艳;大连水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姚延明;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尹美善;校园文化德育实效的实现机制及提升策略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79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79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