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后现代主体间性下的对话性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4 11:25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体间性下的对话性师生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 后现代 对话


【摘要】:知识经济给现代师生关系带来了强大冲击,教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困惑。从后现代主体间性理论出发,对传统的教师角色及其师生关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确立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思路。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 后现代 对话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编号:2010SJD880091)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师生关系历来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对于教育的完整的关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审视。现代社会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起源于形而上学的哲学观,它以一种无机论的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视角来看待世界,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就是以主体性(主体—客体)关系来处理师生关系。在此过程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定仁;肖正德;;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观:回溯、反思与重构[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游敏惠;;浅析后现代主义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3 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5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兰军瑞;;高校班级民主化改革新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陈焱焱;;试论德育中的教师权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许如琴;吴云;王天施;;学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搭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A];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第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集[C];2003年

5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李春萍;;学者·知识分子·知识工作者[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王s

本文编号:791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91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