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西部留守女童教育中的主体性意识

发布时间:2017-09-15 02:32

  本文关键词:西部留守女童教育中的主体性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主体性意识 西部留守女童 教育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女童生存和教育情况的受关注程度一直有所欠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善西部留守女童的生存条件,完善她们的主体性意识,是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本文在阐释主体性教育的哲学基础上,根据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W乡针对留守女童的走访调查资料与数据,总结了女童在主体性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主体性意识缺失对女童教育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完善和发展西部女童主体性意识的现实路径。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市台办;
【关键词】主体性意识 西部留守女童 教育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显露。她们作为社会弱势的群体,其教育和生活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往往被人们忽略,并渐渐丧失了她们本该拥有的主体性意识,生存和生活陷入了被动。因而,现阶段我们应当重视对西部女童的主体性意识教育,因为它能够帮助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秀峰;“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及其引导[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南n\;现代化与主体性思潮的起落[J];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11期

2 黄帝荣;;关于主体性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吴昌珍;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4 彭纪生;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功能[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韩玉洁;;强化文本主体性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30期

6 王南n\;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精神展望[J];求是学刊;1994年03期

7 李振宇;;从“新教伦理”看主体性原则的扬弃机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苏会俭;;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9期

9 袁玉立;;学术期刊要凸显主体性意识——兼谈如何提升综合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和地位[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10 胡玲;刘希岩;;浅谈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史志;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江;;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梁国民;崔光彬;魏经国;宋立军;张纪;张孝勇;;放射诊断科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杜朝由;;浅谈老年人的教育问题[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永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及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李立;;科技馆中的教育问题[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8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郭丹;;关于日本PT、OT的教育问题——教学内容及教程[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陈国彦;;台湾的高中地理教育问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支柱;点名问题背后的大学难题[N];东方早报;2007年

2 臧耀红;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菏泽日报;2005年

3 省政协委员 魏绍芬;切实解决进城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新华日报;2004年

4 王季冬;应加倍关注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实习生 陈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国考”[N];工人日报;2010年

6 钱薇;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赵健雄;大学教育确实需要打假[N];南方周末;2007年

8 白伟邋段晋会;市民反映的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N];太原日报;2008年

9 旺苍职业中学 青永聪;直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N];广元日报;2010年

10 姜堰市蒋垛中学 吉鹏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同民;我国受刑人权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9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钱风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小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秦树文;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刘金红;从课程角度探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4 熊亚;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缪文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城市中心主义”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磊;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7 张磊;“80后”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透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华灵燕;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雷树虎;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小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3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53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8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