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观下交互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观下交互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现阶段课堂教学中交互电子白板的引入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它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操作无疑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新的教学媒体的引入也需要教师不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教学。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的思想,说明如何更好地发掘和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优势,希望能对交互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交互电子白板 课堂教学
【基金】: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基于交互式白板提升免费师范生教学交互技能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0042,2009-2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效日益显著,多媒体技术广泛进入课堂,而多媒体环境下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当学习者注视着投影屏幕时如何维持师生之间的动态交互。曾有教师坦言:“多媒体教学相当于把教室当成电影院,把课件当成影片,让学习者成为观众,教师则是放映员。”[1]多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2 任瑞仙,张敬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9期
3 乐军;远程教育网上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模型的系统化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4 曹良亮;陈丽;;远程学习者异步交互的行为方式和特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5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6 窦梦茹;;以问题为纽带的远程学习环境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7 付音;课堂教学的创新:开展“经济法学”课程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8 任瑞仙;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缺失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祝小兵;网络课程概念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魏顺平,傅骞;移动互联技术在远程教学交互中的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冰烯;武法提;;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媒体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联;基于Web智能教育平台关键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2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远程教育中网络学习环境的理论分析与技术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袁媛;基于新课程评定理念的在线作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小芝;化学情境教学的构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乔翠兰;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惠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尝试[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付亦宁;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宋松;计算机辅助中学英语听说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必鹏;职高网络基础课实施“先做后讲”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剑光;网络大学生特征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赵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梁斌;INTERNET网教学中交互性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陈振华;论教师的经验性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司晓宏;张立国;;“交互”研究的现状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印小青;论师生互动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何平;瑞吉欧教育思想及最新发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7 周润智;在“前台”与“后台”之间——关于教师职业文化的社会学解释[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金崇芳;教师文化刍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杨建国,于跃;建构主义与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10 丁兴富,李敬东;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进程——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亓秀梅;小班化教学的人际互动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辉;周兆雄;;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本质解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慎柱;;“问题学生”的本质论与社会建构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金晋;陈娟;郭玉英;;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7期
4 黄醒云;;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探究[J];广西教育;2011年24期
5 曹凤莲;;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 型师生关系[J];大众心理学;2003年01期
6 张冬冬;;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Moodle平台测验功能的思考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2期
7 董发勤;刘健;唐继平;;无线网络对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8 阎光才;当代中国教育理论话语纷呈背后的忧思[J];基础教育;2004年11期
9 张超;付芳;;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最适”发展理论与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0 ;观点[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露;;语言教学与电子课件设计理念[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秦世虎;;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建构性特征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张传林;;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4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张慧萍;;试论皮亚杰的数学观下的儿童的数学思维与数学学习[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旭东;;教学设计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归属[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容志贤;;一位建构主义的教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旺;建构主义下的创新教学[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何立新;网络教学怎样体现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3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静;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5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大卫·M·斯坦纳/文 李 茂/译;只有进步主义是不够的[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策划 周迅 采写 王斯敏 凌莲莲;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N];光明日报;2005年
8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方助生;中国教育该服“西药”还是“中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廊坊六小 刘永军;信息技术之教学浅谈[N];廊坊日报;2008年
10 崔国富 胡志坚 武镇北 舒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衍安;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构建及其在高师教学中的试验[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洪;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6 刘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德芳;西蒙·佩帕特的建构论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晓波;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环境的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丘志强;基于WebQuest的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7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9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