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
【摘要】:人文科学,无论是较之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最悠久、最重要、最具引领作用的科学。无论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的实际与理论,教育的使命与功能,还是教育学自身,都说明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以人为出发点,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教育学,这也正是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之缘由所在。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学 人文科学 人的发展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等属于自然科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属于社会科学;美术学、音乐学、文学等属于人文科学。这些都是没有疑问的,教育学属于哪一类科学呢?属于社会科学,还是属于人文科学呢?笔者曾以此询问学生,也询问过同行的教师,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属于社会科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2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宋振美,刘翠娥;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许道敏;民权刑法论[D];北京大学;2001年
3 秦德生;学生对导数的理解水平及其发展规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小五;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分化与演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4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积慧;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吕晶华;“台湾意识”剖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10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云辉;;论生存哲学的教育学意义[J];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2 余逸群;;教育学研究中的困境及其出路[J];教育评论;1989年01期
3 成长群;中国教育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邵燕楠;教育哲学缘起新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9期
5 刘力;;论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特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1期
6 郑金洲;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于翠翠;朱成科;;繁荣和贫困教育学定位的事实之思与价值之辨[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5期
8 朱永新;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苏州会议纪要[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9 李燕;教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6期
10 董海霞;;试论当代教育学的精神品格——一种道家哲学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汉族;;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思考[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齐梅;;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4 焦向红;;网络教育呼唤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邓友超;;庄泽宣及其《教育概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殷洪涛;;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李爱萍;王晓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关系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袁聿海;;浅论科普教育与STS教育理论及其关系[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吕建平;姜艳萍;;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途径[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业芬;素养提高离不开人文科学[N];团结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光明;深圳人文教育与需求不相称[N];深圳商报;2007年
3 宣小红 李德刚 谭烨 董洁 王静 王蕾 姜天海 招斯U,
本文编号:900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0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