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是知识、文明、真理的传播者。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影响工作,影响到人才培养。文章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倦怠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方法和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及对策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随着学校教育制度的逐渐转变,教师也随即面临着越来越大工作压力,进而职业倦怠也悄然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工作任务繁重,社会责任重大,再加上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较高,往往容易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维东;关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高竟玉,余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3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锋吉;季旭峰;;论可持续的学生评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敏岚;;农村青年教师压力问卷的编制与统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3 李静;史慧颖;夏凌翔;谭浩;姚志会;;成渝农民工工作倦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赵必华,刘孝友;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李尚明;王小康;;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科学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刘成玉;班永飞;李镇译;;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以贵州省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8 王金娥;;从心理学的角度论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周惠玉;黄成毅;王秀梅;梁圆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延安地区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10 何育萍;发展:教师评价工作的支点——目前教师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艳云;;教师评语研究的进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陈采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结构[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荣晓光;;对一堂任务型公开课的若干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郭强华;朱翔君;俞金妹;;会计教师压力、生存状况及幸福指数调查——来自15省市600份网络调查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成义;陈菊英;;山西省大同市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张海英;;社会支持缓解教师职业倦怠[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7 郭雪妙;;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8 曹发君;;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建构[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雷忠;我国高校人才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颖;英国中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志宏;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怀芳;国内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秀峰;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兆娣;地方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霞;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冼秀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调查及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2 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宋德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当代教师的挑战[J];教学与管理;2003年33期
4 王加绵;辽宁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报告[J];辽宁教育;2000年10期
5 徐隽;职业倦怠:教师积极教育行为的障碍[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胡冰霜,梁友信;精疲力竭症的三维模式[J];职业医学;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凌瑞初;;老师,你幸福吗?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J];学校管理;2007年04期
3 张爱红;教师职业群体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年06期
4 孙菊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宫贤平;王惠萍;张美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年15期
6 刘维良;;专家支招——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年Z1期
7 谢川;;教师“职业倦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贵州教育;2007年19期
8 ;越过职业倦怠这道坎[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年12期
9 谢道权;;消除职业倦怠 追求职业幸福[J];师道;2008年05期
10 王晓川;;理性看待职业倦怠 寻找科学应对策略[J];宁夏教育;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薛宏玲;;吉林市第二十七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维良;马庆霞;;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贾世超;龚少英;;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黄成;;教师职业承诺对教师压力与教师倦怠的调节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杨文兵;;运用心理训练,降低教师职业倦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9 廖畅;;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测量的现状和反思[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 姬爱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点思考[N];新乡日报;2010年
2 张红;突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英山县杨柳中学 刘卫星;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提升幸福生活指数[N];黄冈日报;2011年
4 薄祥申;警惕:教师职业倦怠[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徐德明;用积极的文化消减教师职业倦怠[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 陈立武;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教师群体如何缓解心理压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第九十中学 王杰;生态教育与学校精神[N];天津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胥茜;教育是有理想者的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山东青岛十一中心理咨询室 王国香 管冠生;师者:无权懈怠[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帅;中小学教师学业乐观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林;庆云县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艳;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秀玉;准离职期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姚尚满;山西医科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和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姝绘;成都市80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常素庆;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7 谢树青;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梅;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建宁;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调适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杨颖;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01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0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