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金钱态度、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金钱态度、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摘要】:金钱态度是人们对金钱意义及其使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幸福感是生存的价值和追求的目标,心理健康是获得幸福感的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个人利益至上和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这种金钱态度极大地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阻碍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为此,开展目标恰当、实施有效的金钱观教育极其重要。高中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非常有必要对这一群体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金钱态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通过对盘锦市某高中进行的金钱态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运用有关理论和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论文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金钱态度方面:在金钱预算方面,有金钱规则及处理金钱较为谨慎;在不信任维度上,对自己使用金钱的情形比较感到怀疑、犹豫不决;在焦虑维度上,对金钱的拥有及使用较有焦虑的倾向;在品质方面,比较重视商品的品质与品牌;高中生整体不认同金钱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2)在幸福感方面:高中生整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具有积极幸福感。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对高中生幸福感的影响差异显著,男生的幸福感要高于女生,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高中生幸福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3)心理健康方面: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平均分为2.25,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7.5%,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2.1%,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占调查总人数的0.3%,年级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 (4)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焦虑、不信任和权力名望对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金钱预算和品质不能够预测幸福感。焦虑、不信任和权力名望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金钱预算和品质不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焦虑和不信任影响心理健康。总体幸福感对心理健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 金钱态度 幸福感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10-19
- 1.1 金钱态度的研究综述10-12
- 1.1.1 金钱态度的概念10-11
- 1.1.2 金钱概念的发展阶段11
- 1.1.3 金钱态度量表的发展11-12
- 1.2 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2-14
- 1.2.1 幸福感的概念12-13
- 1.2.2 国外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3
- 1.2.3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3-14
- 1.3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准14-15
- 1.3.1 心理健康的概念14
- 1.3.2 心理健康的标准14-15
- 1.4 关于金钱态度、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15-17
- 1.4.1 金钱态度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15-16
- 1.4.2 金钱态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16-17
-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17-19
- 1.5.1 研究目的17
- 1.5.2 研究意义17-18
- 1.5.3 以往研究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18
- 1.5.4 研究假设18-19
- 第二章 研究方法19-21
- 2.1 被试19-20
- 2.2 研究工具20-21
- 2.2.1 中学生金钱态度量表20
- 2.2.2 总体幸福感量表20-21
- 2.2.3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21
- 2.3 施测过程21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21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21-31
- 3.1 高中生金钱态度、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的现状21-28
- 3.1.1 高中生金钱态度的现状21-26
- 3.1.2 高中生幸福感的现状26-27
- 3.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27-28
- 3.2 高中生金钱态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8-29
- 3.3 高中生金钱态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29-31
- 3.3.1 金钱态度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29-30
- 3.3.2 金钱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30
- 3.3.3 幸福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30-31
- 3.3.4 心理健康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31
- 第四章 讨论31-35
- 4.1 高中生金钱态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31-33
- 4.1.1 高中生金钱态度的现状研究31-33
- 4.1.2 高中生幸福感的现状研究33
- 4.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33
- 4.2 高中生金钱态度和幸福感的关系33-34
- 4.3 高中生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关系34
- 4.4 高中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34-35
- 第五章 结论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35-38
- 5.1 结论35-36
- 5.2 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36-38
- 5.2.1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开设财商教育36-37
- 5.2.2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多开设积极心理学方面的课程37-38
- 参考文献38-43
- 附录43-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3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4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杨海荣,石国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7 刘芳;李维青;买跃霞;;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8 常若松;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和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J];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9 杜林致;乐国安;;金钱心理和金钱行为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09年01期
10 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清;沿海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外向性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晖;人格特征、价值观、生活事件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海涛;中美大学生金钱态度的跨文化比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年
6 黎莉;不同生活方式下金钱和信用卡态度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3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2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