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十年来教学评价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28 03:12

  本文关键词:十年来教学评价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 教学评价改革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在理念上取得丰硕成果,如评价功能从甄别与选拔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转移到形成性评价,等等。由于缺乏及时、深刻的经验总结以及未能解决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学评价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促进作用虚化、评价标准泛化、评价手段形式化、评价结果模糊化的情况,从而导致考试压力的下移。要让评价改革顺利推进,必须加强对评价理念应用措施的研究,并注意总结经验。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评价改革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今年是新课程改革十周年。课改至今,虽争议不断,但至少仍坚定不移地沿着新课程理念的大方向在前进。要让前进的脚步更踏实,有必要随时对课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一、评价功能的转化与促进作用的虚化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点在于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随着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介;;论激励性评价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9期

2 单文经;;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3 褚忠美,翟海峰;“一味表扬”不妥[J];小学青年教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马云鹏 唐丽芳;[N];光明日报;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顾晓玲;;新时期应树立的家庭教育观念之我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12期

3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之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0期

4 王健;;当代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反思:基于“有限理性”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4期

5 匡继昌;;60年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10年06期

6 黄兴丰;顾圆圆;顾婷;龚流芳;凌怡春;朱梦娜;;7~9年级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来自苏南C市的调查[J];数学通报;2013年06期

7 黄逸恒;单文经;;以公民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0期

8 洪明;;正确理解“课堂主渠道”观点——重塑柯登地先生“课堂主渠道”信心[J];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9 王健;;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选择[J];教育学报;2008年04期

10 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定强;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小缨;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泽玲;数学新课程促进农村7~9年级学生发展的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锐;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德;初中生数学学习中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红红;当代大学生社团变革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王媛;中小学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萍;小学科学教育中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银;农村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路淑涵;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果;;美术评价中闪亮的“童心”[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 吴萍萍;;档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效研究[J];英语教师;2010年03期

3 史秀娟;;新课程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1年05期

4 裴玮;;新课程实施中英语教学的评价问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5期

5 陈明全;;新课标实施中物理教学评价的两个“四”[J];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05期

6 付豪;;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困惑与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05年11期

7 田进万;马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把握好“四个多元”[J];宁夏教育;2006年09期

8 钟作慈;略论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改革[J];地理教育;2005年03期

9 林义;;关于新课改下教学评价改革的认识和设想[J];新课程(小学版);2006年09期

10 刘君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教学评价改革探讨[J];基础教育参考;2003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志清;田水泉;;改革化学教学评价 促进新课程的实施[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2 王云;;新课程下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的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许吉;;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新变化[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邵海倩;;新课程继续呼唤新教育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王寿兵;;自我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靖宏伟;;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7 于大鹏;;浅议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夏淑萍;;新课程背景下的“大化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贺卫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浅谈创新课程中的学法指导[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陈淮畴;;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略探究[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余文森;在新课程中重新修炼[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织金县第八中学 陈洁;生物新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N];毕节日报;2010年

3 新泰市第二中学 张烈军;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学知报;2010年

4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 罗国彬;新课程下怎样评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浙江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朱建人;实施新课程 教师缺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文久江;将新课程培训进行到“底”[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武穴市花桥中心学校校长 周寿山;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素质[N];黄冈日报;2006年

8 刘肖;新课程是一种共建的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特邀嘉宾: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蒋敦杰   ■采访人:本报记者于建坤;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罗静;新课程:先培训,后上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智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黎健;广西母亲安全政策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士果;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笃勤;环境适应型评价模型及其在大学英语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永贵;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琳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综合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慧娟;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思;形成性评价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伊雪;形成性评价在初级汉语听力课中的实践与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倪秋霞;初中语文学习形成性评价方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宫彩燕;“掌握学习”教学策略在排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莫焰;初中英语形成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阎冬;中学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于连芬;形成性评价及对学生学习态度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3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3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