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修活动设计——以同侪互助网络研修活动为例
本文关键词: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修活动设计——以同侪互助网络研修活动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 同侪互助研修活动 设计方法 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活动理论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修活动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核心思想是把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看作一个活动系统,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建立在生产子系统、消耗子系统、分配子系统和交流子系统的设计基础上。本文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修活动的各个子系统设计的关键点进行了论述。最后,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同侪互助研修活动设计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修活动设计方法进行了实例化说明和实证分析。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 同侪互助研修活动 设计方法 实证研究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DCA080138)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教师网络研修活动是网络环境支持下,以一线教师为活动主体,以共享和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非学历在职教育活动。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共享和发展的目标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1],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王陆;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3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5 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6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7 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8 张莉娟,王宜鹏;个人知识观及其对高校教师专业培训工作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S1期
9 张爱闻;缄默知识:教师知识权威的基础[J];班主任;2005年03期
10 赵蒙成;大学职能的后现代阐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6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伟敏;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晓霞;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卢辉炬;信息时代学习的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严仲连;广西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瑛;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樊陈琳;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林阳,祝智庭;Blog与信息化教育范式转换[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何晓芳;张贵新;;解析教师实践知识:内涵及其特性的考察[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施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简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5 陈振华;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6 施莉,郑东辉;校本培训核心思想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7 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8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9 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10 牛丽娜;成人学习动机理论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934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