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生命意义及价值:文化哲学的阐释
本文关键词:教育的生命意义及价值:文化哲学的阐释
【摘要】: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生命出发,突出人的本体价值。文化哲学以其对人性探讨的独特视角和"人化即文化"的精辟论断,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深入探讨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可以深化人们对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达到引领实践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聊城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教育 生命意义 价值 文化哲学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10GZ072) 聊城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0902010)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生命是时代的主题,探讨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是对时代人文主题的回应。在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之际,教育对人生价值的引领作用日益突显。探讨教育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并确立明确的人文观念,可以有效地引导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走出低迷状态,找到教育学研究与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生,敬海新;哲学思维方式的嬗变: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2 张增田,靳玉乐;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5 盛国军;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性、意义及困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王奎清;文化博弈与文化整合[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7 易高峰;生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朱华阳;《论主观》“公案”的理论解析——舒芜与胡风的思想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李兵;解释学研究范式及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陈道远;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日常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娟;对当代“无思”状态的反思[D];复旦大学;2004年
2 白新欢;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5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缪柏平;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社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依定;“生命化教材”的理论及编制策略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运佳;幼儿心理素质基本成分与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苏堪宇;生本课程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海燕;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李英;镜与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东民;加罗法洛自然犯罪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高亚春;论后现代思维范式的生成:关于德里达的解构策略[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李志强;灵魂的堕落,人性的悲哀——从对话理论看《姚尼奇》的创作[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活动史与教育史学科建设[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2 贾凌卉;;浅析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彭翠叶;;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学周刊;2011年03期
4 曹敏;雷彬;;试论孔子师德精神对当代教师的启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黎琼锋;;从现实生存到价值生存——教育提升人性之意义探寻[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6 陈洁;;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7 訾丽丹;;教师德育工作心得体会[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8 马文珠;;教育使人类更加向善的社会活动[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9 ;数字[J];教育;2011年22期
10 曾水兵;;教育:一个“冒险”的旅程——基于“人”存在的非确定性之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泽民;;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的滚轮式结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白山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3 任锦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白山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5 ;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局文件 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决定[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6 ;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局文件 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决定[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7 周谊;;管学宣在云南丽江的教育活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辽源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9 曹慧洁;;新评价理念下的改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联系实际 强化措施 深入扎实地开展中小学爱国主义影片教育活动[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 卢佳;市南启动百日教育活动全力打造“首善之区”[N];青岛日报;2008年
2 记者 庄云锋;把集中教育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N];济南日报;2010年
3 张步根;我市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取得优异成绩[N];巢湖日报;2010年
4 记者 昌伟;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获表彰[N];巢湖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志宏;我区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集中教育活动[N];喀什日报(汉);2009年
6 记者 周东伦;我市启动“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N];菏泽日报;2008年
7 记者 裴聪;拉萨市开展宣讲教育活动[N];西藏日报;2010年
8 记者 潘秀慧 报道组 陈晨;童谣传唱“扬荣抑耻”[N];温州日报;2006年
9 杨进锋 记者 何志芬;汶川“五心”教育与“双同,感恩报国”教育同步同向[N];阿坝日报;2008年
10 严若虚;上饶全面开展集中教育活动[N];江西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龙;体悟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中宏;论教育与社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10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永文;南宋时期赣东北朱熹后学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彩妮;大学生死亡态度、生命意义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郭海鹰;“以扶助教育为己任”[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艳艳;绽放生命的色彩[D];河南大学;2006年
5 张云峰;大学生“成功心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虹;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和现代教育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伦兵;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雪;大学生存在空虚与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李中亮;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52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5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