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课程理论谱系:溯源与考辨
本文关键词:西方课程理论谱系:溯源与考辨
【摘要】:在西方课程研究领域,理论繁杂、概念多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理解这些复杂的课程问题是当前课程基本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借用谱系学这一认识论新成果,对西方课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课程理论和观点进行话语分析,提出了三种基本的课程理论谱系:"职能课程"谱系、"理性课程"谱系和"经验课程"谱系。它们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母体,孕育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课程谱系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课程发展的源与流,有助于形成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课程理论 谱系 溯源 考辨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青年基金课题“20世纪以来西方课程理论的谱系及当代诠释”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在西方,有关课程的思想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繁杂的课程理论体系和流派。它们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相互区别,由此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知识之网”。在这张知识网络中,有没有一些主线将其予以贯穿呢显然,要厘清这些主线,需要从源头上做一些考证与辨析的工作,而谱系学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矗;;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的谱系危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哲学史[J];学术月刊;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刚;左崇良;;转变中的创业教育:溯源、现状与展望[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沈向光;邓泽民;刘艳红;赵荣奎;;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理论的范式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3 李敬尧;;睿语溯源[J];作文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4 罗严珍;;“佳丽”考论[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王强;史民强;;民间社火溯源及其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7期
6 张传刚;;《瑞鹧鸪》词调浅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彩霞;;宋代词话追溯源流的传播功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易灿辉;;从中日差异看我国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9 孙继龙;石岩;;体育标语的溯源及演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10 刘潇阳;;身体亲历学习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山;;构筑生本课堂 畅享生命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罗宝珍;;简帛医籍异字同形现象与中医古籍校勘二例[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文坦;邢同卫;;山东诸城博物馆藏监军印考辨[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4 黎炜;;《电工基础》课程的改革探索[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蒋宗许;;苏辙诗文辑佚考辨[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王秀珍;;肯把金针度与人——读刘毓庆《诗义稽考》[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八辑)[C];2010年
7 聂志军;;敦煌景教写经《序听迷诗所经》中“勤伽习俊”考辨[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姚美玲;;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脏论》考辨[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张新武;;《荀子》词义训解辨正[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赵家栋;;敦煌诗歌语词释证[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坤城;汉初海阳侯国考辨[N];潮州日报;2011年
2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侯燕新;校本教研新路:同课研究[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黑龙江大学 刘冬颖;文体考辨[N];光明日报;2010年
4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刘明钢 金敏求;师哲回忆抗美援朝二事之考辨[N];北京日报;2010年
5 河南省淮滨高中分校 丁兴东;试论新课程理论下物理教师的转变[N];学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杨宁舒;关注地域文化 聚焦学术高端[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河南省淮滨高中分校 丁兴东;试论新课程理论下物理教师的转变[N];学知报;2010年
8 记者 杨宁舒;省社科院学术年会文学专场举行[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杨委峰;专家考辨商丘地域文化源流[N];商丘日报;2010年
10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刘明钢 金敏求;师哲回忆抗美援朝二事之考辨[N];北京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兵;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孔漫春;《论语》出土文献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梁艳;《今天》(1978-1980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关键词的生成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奕;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欣;宋代家训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隽;《唐代墓志汇编》(肃宗至顺宗)校补及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赵娴;吴地歌谣中的“张良与山歌”传说考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立华;高师院校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善安;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范涌峰;新课程改革的人本路向检视[D];西南大学;2010年
6 孙玉珠;谢惠连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姚大林;初唐四杰研究三题[D];西北大学;2010年
8 何q,
本文编号:98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8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