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课程改革的知识政治学视点
本文关键词:理解课程改革的知识政治学视点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 知识多样性 知识民主阶段 知识霸权阶段
【摘要】:在课程改革中,人们在对待知识的地位问题上,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观点,并相应带来了课程与教学的困惑。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引进知识政治学的视点。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知识转型发生了政治性质的变化,即从知识霸权阶段进入知识民主阶段,确立了从知识政治学角度分析课程改革的知识论工具,并且以此为基础解剖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笔者的结论是各种观点不应该是截然对立的。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知识多样性 知识民主阶段 知识霸权阶段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一、课程改革的针锋相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人们在对待知识的地位问题上,有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在这些争鸣中,比较典型的是孙喜亭和廖哲勋的文章。前者著文《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要取代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吗———与一种课程观讨论》,[1]后者著文商讨,文章为《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4 张胤,杨启亮;对于“知识口袋”式课程的若干反思——兼谈对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几点设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5 冯建军;课程范式的转换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程刚;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孙喜亭;;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要取代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吗——与一种课程观讨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5 黄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追求的特征及问题——中美综合课程历史进程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8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9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10 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黎;;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的课程编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2 宋鸿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教育观念[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攀峰;试论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吴伟敏;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姚冬琳;小学社会科整合类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立新;人文视界中的幼儿教育课程理念[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8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晓霞;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继平;论网络文化背景下课程理念的变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方俊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4 王策三;迫切的要求和长期任务:提高教育质量[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栋;;“请客式”的课改必须改[J];江苏教育;2011年Z3期
2 李振村;;课程改革的“减法”与“加法”[J];基础教育;2006年05期
3 邹礼跃;;刍议课程改革与政治[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4 曹爱琴;;谈校长领导作用促进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王蕾;;浅析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消极情绪[J];南方论刊;2011年07期
6 王黎;;利用多媒体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7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伦理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8 ;育才中学 综合课程改革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9 陈公泉;;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挑战与策略[J];甘肃科技;2011年14期
10 李茂森;;论课程改革中信任的本体意义及其文化培育[J];教育导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阳素娥;;创新型实验教师从这里起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 侯清s±钗,
本文编号:989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8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