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深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03:57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解读文本成为不少一线教师的重点关注内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首先对文本解读的历史由来和概念进行界定,指出文本解读的相关定义及其特征,并阐明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指出当今文本解读的一些误区。接着,将目光转向语文教师这一重要角色,论述教师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需储备的有关课堂教学能力,点明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最后,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再度提出朗读、分析重点语段以及讨论等方法在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文本中的作用。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
第一节 文本解读概说
一、西方的文本解读
二、我国的文本解读
三、文本解读的特征
第二节 影响文本解读的因素
一、文本内涵
二、学生因素
三、教师因素
第三节 文本解读的误区分析
一、以局部代整体
二、由过度深入到误读
三、脱离教学实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升是文本解读的基础
第一节 教学预设能力
一、根据文本自身特点进行解读的能力
二、从作者维度研读文本的能力
三、从编者维度研读文本的能力
四、从学生维度研读文本的能力
五、优化学生阅读环境的能力
第二节 教师必须具备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能力
一、从认读维度,初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从理解维度,逐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三、从迁移运用维度,灵活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四、从评价欣赏维度,深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本解读在教学中的实施
第一节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悟关键语句的作用
一、揣摩关键字词,感悟语句表达效果
二、抓关键字词分析文本的方法
三、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细心探究分析重点语段
一、通过探究,把握语段的深刻内涵
二、通过分析,理解语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节 通过讨论,指导学生的个人体悟
一、鼓励学生说出对文章的体悟
二、通过深刻讨论,探究文本主旨
三、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四、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J]. 陈阅平. 新课程(下). 2015(08)
[2]走向“多元”和“兼容”的文本细读[J]. 王崧舟.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0(Z1)
[3]教师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 赵洪琴. 教学与管理. 2009(34)
[4]文本解读:通往学生自我教育之途[J]. 王建峰,周庆元. 中国教育学刊. 2009(11)
[5]文本解读中的过度阐释倾向例谈[J]. 谷玉俊. 文学教育(下). 2009(08)
[6]试论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 许书明,嵇康. 语文学刊. 2009(10)
[7]教育文本理解的尺度:一种解释学的视角[J]. 周险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4)
[8]“预设”动态生成的课堂[J]. 仇定荣. 语文教学通讯. 2006(11)
[9]诠释学视角下教材文本的解读[J]. 辛丽春,李如密.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5)
[10]对话:平等中的引导[J]. 李镇西. 人民教育. 2004(Z1)
硕士论文
[1]文本细读在中学散文教学中的应用[D]. 那冰.渤海大学 2016
[2]中学散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 陶丽秋.长春师范大学 2015
[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 于聪.长春师范大学 2014
[4]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D]. 吴少玲.浙江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27034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
第一节 文本解读概说
一、西方的文本解读
二、我国的文本解读
三、文本解读的特征
第二节 影响文本解读的因素
一、文本内涵
二、学生因素
三、教师因素
第三节 文本解读的误区分析
一、以局部代整体
二、由过度深入到误读
三、脱离教学实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升是文本解读的基础
第一节 教学预设能力
一、根据文本自身特点进行解读的能力
二、从作者维度研读文本的能力
三、从编者维度研读文本的能力
四、从学生维度研读文本的能力
五、优化学生阅读环境的能力
第二节 教师必须具备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能力
一、从认读维度,初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从理解维度,逐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三、从迁移运用维度,灵活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四、从评价欣赏维度,深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本解读在教学中的实施
第一节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悟关键语句的作用
一、揣摩关键字词,感悟语句表达效果
二、抓关键字词分析文本的方法
三、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细心探究分析重点语段
一、通过探究,把握语段的深刻内涵
二、通过分析,理解语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节 通过讨论,指导学生的个人体悟
一、鼓励学生说出对文章的体悟
二、通过深刻讨论,探究文本主旨
三、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四、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J]. 陈阅平. 新课程(下). 2015(08)
[2]走向“多元”和“兼容”的文本细读[J]. 王崧舟.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0(Z1)
[3]教师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 赵洪琴. 教学与管理. 2009(34)
[4]文本解读:通往学生自我教育之途[J]. 王建峰,周庆元. 中国教育学刊. 2009(11)
[5]文本解读中的过度阐释倾向例谈[J]. 谷玉俊. 文学教育(下). 2009(08)
[6]试论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 许书明,嵇康. 语文学刊. 2009(10)
[7]教育文本理解的尺度:一种解释学的视角[J]. 周险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4)
[8]“预设”动态生成的课堂[J]. 仇定荣. 语文教学通讯. 2006(11)
[9]诠释学视角下教材文本的解读[J]. 辛丽春,李如密.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5)
[10]对话:平等中的引导[J]. 李镇西. 人民教育. 2004(Z1)
硕士论文
[1]文本细读在中学散文教学中的应用[D]. 那冰.渤海大学 2016
[2]中学散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 陶丽秋.长春师范大学 2015
[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 于聪.长春师范大学 2014
[4]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D]. 吴少玲.浙江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27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2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