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阈下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17-07-30 04:01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阈下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探索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中国古代与现当代批评的“视野交融”中,正在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接受反映理论景观,并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2003年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独立阅读及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成主体性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大家对此进行了多方研究,认为接受美学已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的重要理论基础,那么我们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适应这种态势,是进行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接受美学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确立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把接受美学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就会发现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是读者与作品对话与交流的活动。主体性阅读教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强调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应该是阅读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怎样正确理解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怎样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接受美学这一理论,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主要从三个大方面探讨了主体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首先,本文阐述了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以及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并从三个方面对接受理论与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阐明了二者的根本性联系。其次本文从文本和学生着眼分析主体性阅读的平等对话、阅读创新、文本本位等教学原则,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实例分析提出关于接受理论视阈下主体性阅读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创设开放性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寻找空白,设置话题,实现对话;用体验影响阅读用阅读影响生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营造主体性阅读的良好氛围等教学策略。最后,阐述了接受视阈下主体性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重点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接受美学视阈下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指出,教师个人的文化修养,课堂调控组织能力,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等等,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接受美学应该是改革旧有阅读教学现状的有力武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也是阅读教学的进步。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合宜的主体性阅读教学对学生精神的成长、阅读能力的提高、主体意识的增强有着切实重要的意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改变现行阅读教学的弊端,有利于设计和贯彻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想象、创新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接受美学 主体性 阅读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33.3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1
- 一、接受理论与主体性阅读教学11-28
- (一)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11-16
- 1、期待视野说12-15
- 2、召唤结构说15-16
- (二) 主体性阅读教学及其特点16-23
- 1、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内涵16-19
- 2、主体性阅读教学的特点19-23
- (三) 接受美学与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关系23-28
- 1、读者中心论与学生主体论24-25
- 2、期待视野与主体性阅读的创新25-27
- 3、召唤结构与学生主体性阅读审美鉴赏27-28
- 二、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原则和策略28-43
- (一) 主体性阅读教学的教学原则28-34
- 1、平等对话原则28-30
- 2、阅读创新原则30-31
- 3、文本本位原则31-34
- (二) 主体性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34-43
- 1、创设开放性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35-36
- 2、寻找空白设置话题实现对话36-39
- 3、用体验影响阅读用阅读影响生活39-41
-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营造主体性阅读的良好氛围41-43
- 三、接受理论视阈下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实施43-64
- (一) 教学模式43-50
- (二) 接受理论视阈下主体性阅读教学实施案例分析50-64
- 1、课堂阅读教学设计51-54
- 2、《林黛玉进贾府》课堂阅读教学片段分析实录(第二课时)54-60
- 3、课堂效果分析与反思60-64
- 结语64-65
- 注释65-69
- 参考文献69-72
- 后记72-7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秀菊;;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神州;2012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红梅;新课程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任迎春;关于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琳琳;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古诗文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彩芸;试论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学阅读教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颜亚名;接受美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反思[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92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59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