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6:11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研究生创新团队 创新能力 协作能力 建设


【摘要】: 随着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纷纷提出了建设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思路和办法,并已经开始大胆实践,依托研究生创新中心,在研究生创新基金的支持下,构建了一批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研究生创新团队,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作为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理性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通过对8所高校的40个研究生创新团队的调查,了解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现状,对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进而提出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需要遵循创新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目标一致性与技能互补性、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团队的驱动方式,目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主要分为导师驱动型、“学术领袖”驱动型、兴趣驱动型、项目驱动型等四种类型。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类型和学科特色,构建体现自身特点的研究生创新团队。根据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的五种途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培养关键。通过专家访谈和研究生创新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本文指出高校的创新氛围、经费和设备保障、师生和生生交流、创新思维训练、激励措施等是影响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目前关于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较少,更是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希翼通过对研究生创新团队内涵、特征、构建原则、途径方法以及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方法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设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研究生创新团队 创新能力 协作能力 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2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意义8-9
  • 1.2.1 理论意义8
  • 1.2.2 实践意义8-9
  • 1.3 研究现状9
  • 1.4 研究目的9-10
  • 1.5 研究内容10
  • 1.6 研究思路10
  • 1.7 研究方法10-12
  • 2 研究生创新团队理论基础12-21
  • 2.1 创新的理论基础12-15
  • 2.1.1 创新的基本内涵12-13
  • 2.1.2 创新与创造的关系13
  • 2.1.3 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13-14
  • 2.1.4 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14-15
  • 2.2 团队的理论基础15-17
  • 2.2.1 心理学角度的理论基础15-16
  • 2.2.2 组织行为学角度的理论基础16
  • 2.2.3 自组织管理角度的理论基础16-17
  • 2.3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理论基础17-21
  • 2.3.1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概念17-18
  • 2.3.2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内涵18-19
  • 2.3.3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特征19-21
  • 3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构建21-31
  • 3.1 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意义21
  • 3.2 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类型21-24
  • 3.2.1 导师驱动型团队22
  • 3.2.2 “学术领袖”驱动型团队22-23
  • 3.2.3 兴趣驱动型团队23
  • 3.2.4 项目驱动型团队23-24
  • 3.3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构建原则24-26
  • 3.3.1 创新性与实践性24-25
  • 3.3.2 基础性与前沿性25
  • 3.3.3 目标一致性与技能互补性25
  • 3.3.4 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25-26
  • 3.4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的途径26-31
  • 3.4.1 以开放式实验室为平台构建团队26-27
  • 3.4.2 通过研究生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团队27-28
  • 3.4.3 依托重大学术活动构建团队28
  • 3.4.4 依托“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构建团队28-29
  • 3.4.5 结合企业研发项目构建团队29-31
  • 4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培养31-38
  • 4.1 影响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因素31-33
  • 4.1.1 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因素31
  • 4.1.2 影响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因素31-33
  • 4.2 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方法33-36
  • 4.2.1 创造校园创新环境33-34
  • 4.2.2 提供团队科研创新的基本物质保障34
  • 4.2.3 构建通畅的团队交流机制34-35
  • 4.2.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35
  • 4.2.5 完善团队成员知识结构35-36
  • 4.3 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协作能力的方法36-38
  • 4.3.1 团队实践教育法36-37
  • 4.3.2 示范教育法37
  • 4.3.3 团队决策法37-38
  • 5 结论与展望38-40
  •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38-39
  • 5.2 未来研究的展望39-40
  • 致谢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4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W歳,

本文编号:1068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68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