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创新理念助推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
本文关键词:以协同创新理念助推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生教育 创新基地 协同创新 湖南工业大学
【摘要】:介绍了湖南工业大学在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共同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良好的成效,指出为充分释放研究生创新基地蕴藏的能量,需要借鉴协同创新的理念与经验,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强化基地研发功能和政府的支持力度。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党总支;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基地 协同创新 湖南工业大学
【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研究”(编号:2011ZK303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1]。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鸥;唤醒蕴藏在大学中的巨大能量——美国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高杰;周敬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3 李安萍;陈智栋;潘剑波;赵希岳;韩国防;;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21期
4 唐检云;;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应更加贴近实际[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10期
5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孝永;张呈念;陈国胜;周剑荣;王法格;;浙江创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2 耿丹;;地方高师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沈金荣;雷凯;束龙仓;;研究生工程实践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石鸥;教育创新呼唤什么[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赵英;;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年04期
7 姚卫新;;协同创新,广聚资源,建设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高地——以东华大学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2年04期
8 刘静;;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选择[J];当代经济;2013年03期
9 李姝霖;;高等学校如何推动协同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8期
10 王家全;唐毅;吴辉琴;;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科研队伍建设与探索[J];大众科技;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万彬;;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法律环境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路春婷;张春博;丁X;;协同创新组织的动力机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潘锡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探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宏;;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冲突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芳;高等学校品牌经营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康乐;大学社会责任理念与履行模式[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周来新;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李小丽;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廷;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宫天然;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谢凌凌;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战略”的构建、运行与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郑晓燕,邢建欣;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4年05期
3 余国斌,徐小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作用——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程爱婕;孙跃东;曾忠;;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3期
5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7期
6 张振刚;;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18期
7 王树国;;乘势聚力 协同创新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7期
8 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7期
9 吴承春;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5期
10 董光璧;;五百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严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张力;[N];光明日报;2011年
3 同济大学 张玉臣;[N];科技日报;2011年
4 北京大学教授、新疆石河子大学副校长 夏文斌;[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立平,王建新,姜萍,谭雪琴;创新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4期
2 齐建国;试论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12期
3 李思频 ,苏雅洁;北工大何以带动学校整体“海拔高度”的隆升[J];前线;2004年06期
4 孙海东;中关村留学人员企业享受“星”级服务[J];神州学人;2000年03期
5 ;热烈庆祝华南理工大学建校五十周年 华南理工大学简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1期
6 黄黎玲,林建银,周晓捷,林频,江一平,庄大生;关于我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刘志强;贵州工大鼓励创办高技术企业[N];科技日报;2001年
2 记者刘晓军实习生焦鹏;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N];科技日报;2002年
3 ;到北京上大学的八大理由[N];今日信息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王辉;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N];光明日报;2003年
5 ;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N];人民日报;2002年
6 张晓萌;“211工程”重点项目即将全部完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本文编号:1110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110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