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学位项目类型探析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学位项目类型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合作 单学位 双学位 联合学位 连读性学位 研究生教育
【摘要】:认为研究生国际合作学位项目按学位授予方式可相对分为单学位项目、双学位项目、联合学位项目以及连读性学位项目四类,指出不同类型项目在管理和运行、培养体系以及质量保障和认证等维度上存在的差别,提出发展国际合作学位项目亟须解决观念认识、法律政策、项目认证、质量保障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问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中学位互授联授机制、障碍及对策分析”(编号:A1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开展学位项目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共同选择。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2011年发表的一份全球调查表明,中国已成为美国首选、欧盟第二愿意选择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伙伴,95%的受访机构表示开展联合学位或双学位项目是其国际化战略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亚敏;胡甲刚;;联合硕士学位:欧洲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Z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亚敏;胡甲刚;;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硕士生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恪辉;美国公共卫生双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辉,许明;联合学位: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1期
2 阚阅;“欧洲高等教育区”视域下的硕士学位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继松;赵鹤华;;纺织工程双学位办学实践[J];纺织教育;2010年01期
2 ;专科生能否读双学位,如何升本科或考研究生?[J];中国高等教育;1993年05期
3 贾绍义,张晓风,张以艳,柴诚敬;因材施教 优才优育[J];化工高等教育;1995年02期
4 熊英;王林清;;确保双学位毕业论文质量要严把“三关”[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5 陈学敏;漆玲玲;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6 霍利娟;;第二学位需要兴趣与能力的结合[J];教育;2008年20期
7 刘志维;;实施双学位模式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4期
8 吕丹丹;皋春;;理工科高校双学位(主辅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8期
9 刘香珍,李远华,冯祖平,黄晓青,马丽波;试行主辅修双学位制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0年01期
10 ;媒体链接[J];江西教育;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文耀;蔡怀宇;王晋疆;;办好天南大共建专业——光电子技术科学[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莫林虎;王晓乐;;我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央财大财经新闻专业为例[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3 国玉奇;;复合型俄学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玉娥;;谈谈高校系(所)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高校信息文献开发与利用——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第6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5 陈顺生;;关心青年编辑的成长[A];学报编辑论丛(第四集)[C];1993年
6 常文保;;理科化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赖惟芝;;加入WTO形势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模式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朱薇;;北京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明义;小心双学位变味[N];光明日报;2003年
2 记者 李沙青 顾彬;我省首批学子获中外双学位[N];云南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吴铎思;免试读“双学位”能否增加就业砝码[N];工人日报;2009年
4 梁均贵 王嘉亮 谢建伟;走近双学位一族[N];中国妇女报;2004年
5 贺丰波;高校双学位一族:求学路上忙碌着快乐着[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龙超凡;毕业生留校攻读“双学位”得失几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张小燕;闽高校今年试行双学位[N];厦门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郑娜 实习记者 高晶;市场向“双学位”亮起红灯[N];发展导报;2005年
9 记者 梁均贵 通讯员 王嘉亮 谢建伟;走近高校“双学族”[N];湖北日报;2004年
10 记者戚海燕;北大学分制瞄向双学位[N];北京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进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范竹君;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中硕士双学位授予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雅娟;双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郭乐祥;双学位学习者第二专业专业认同特点及对其专业效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周义;教育部在汉直属高校联合办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胡引;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与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甲万;中外合作办学汉语教学管理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汪衡珍;《2020年的工程师》中的未来工程师应然素质及其课程实现[D];中南大学;2012年
8 欧涛;知识社会视野中的学位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尚海漫;博洛尼亚进程中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0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14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