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油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生素质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石油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生素质模型研究
【摘要】:现今社会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及研究生就业心态的改变,各行各业毕业生就业率过低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选定了薪资普遍较高、待遇普遍较好、受到应聘者普遍青睐的石油行业作为研究领域,基于石油企业人才需求对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生进行素质评价研究,这在就业领域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本文立足于国内石油企业管理现状及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以研究生就业问题为研究背景,以国内外素质研究成果为基础,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办法,对论题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此进行实证调查以及专家分析。本文从实际出发,研究基于行业需求的研究生素质模型。首先,根据石油行业的发展特点结合各大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当前石油企业用人需求特征及其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展望今后一段时间内石油企业用人需求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其次,对石油企业用人需求素质进行开放性问卷调查,并基于石油企业人才需求素质调查结果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出研究生素质模型的合适指标并对此进行分析、处理,构建基于石油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生素质模型;然后将前文得到的模型在理论和现实中加以升华,本文选取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构造西南石油大研究生素质模型;最后根据研究成果从石油企业、高校、研究生三个角度给出不同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3;F426.22;F2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明;张丽娜;;北京高校大学生对授课教师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2 李栋辉;;我国高校审计本科教育的现状及改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3 田雪;刘俐;;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素质模型[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4 杨永娟;;IT职业岗位胜任能力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文佳;徐丽丽;;调整工科专业设置 推动产业经济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5期
6 华山;;“南漂族”,离珠三角的彼岸还有多远?[J];黄金时代;2006年10期
7 卓洪强;;加强顶岗实习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机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8 盛晓娟;张秋月;佘元冠;王道平;;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J];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9 唐莉;;拿什么留住你,我的蓝领[J];中国就业;2011年06期
10 林凌斌;;“校企文化互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结构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华洽;徐俊峰;;素质薪酬体系设计及其适用范围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现代管理学与党的建设科学化初探[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3 娄玮瑜;钟建安;周娜;;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核心素质模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小学正职校长领导素质模型构建及测评工具开发"课题组;;“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小学正职校长领导素质模型构建及测评工具开发”研究报告[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5 乐国林;毛淑珍;;企业骨干人才甄选的二元匹配结构与运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郭祥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7 戴国斌;;管理与哲学的关系:基于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季志;;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比较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懿;刘卫东;王振维;;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10 谢立新;李军;蒋汉斌;;以战略为导向的航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萍 苏伟;陕飞集团完成素质模型基础建构[N];中国航空报;2008年
2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刘杰;近半员工对“人力素质模型”陌生[N];组织人事报;2010年
3 子闽;企业人才需求依然旺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4 陈志平;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与运用[N];首都建设报;2011年
5 农行党校2007年春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第五课题组;胜任素质模型及其在农行应用的设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6 李强;能力素质模型: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N];国家电网报;2008年
7 杨旭芳 刘磊;胜任素质决定员工高绩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8 尹以冰 单位:蚌埠市财贸干校;企业人才需求与职校素质教育[N];安徽经济报;2001年
9 詹伟峰;建立素质模型 打造优秀管理团队[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杰伊;领导力素质:让企业变得更卓越[N];经理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李元勋;我国中级职业经理人的选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王丁;研发人员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黎;转型期事业单位正职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武志红;中国公务员制度再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闻冠;创业人才的素质和识别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朱国文;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孙Y,
本文编号:1157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15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