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17:22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南省 研究生 人文素质教育 五个问题 六点建议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实践证明,高素质人才必须同时具备两种素质,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道”,强调会做人;科学素质是“器”,注重会做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研究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提高其人文素质,培育其人文精神,使研究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人文素质的涵义、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等,论述了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即不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实现高校“四有”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形势;积极应对国际间的人才竞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次,针对在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焦作、信阳等几个主要城市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所作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所调查的有六类问题:即研究生对河南人文地理的了解程度、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评价、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对自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具备的能力、对研究生自身认可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即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研究生的人文知识缺乏;部分研究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功利化;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有待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不足等。 最后针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结合河南人文环境特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六点建议,即充分利用河南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认知能力;拓宽校园文化领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力求这些建议能对提高河南省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年17期

2 曾颂勇;贾建红;;高职工科专业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3 王西娅;;当代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志忠;;文史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与矛盾[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5 谭娟;;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特色项目设计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吴余渝;;探索、构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7 吴新红;;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尤玲;;提升部队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9 李浩;;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10 李瑛;袁伟;陈俊国;;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石岗;贾建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滕瀚;孙超;;当前农业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振星;;新世纪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浅议[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腊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李炎锋;付成云;朴春君;;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学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吴磊;黄桂玉;;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人文素质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何群;吕宇克;;浅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凤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亟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化前珍;郭照江;;护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带给我们的启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陈建华;;谈入世后档案工作中的人文思想理念问题[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谭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加强[N];健康报;2009年

3 庄锡华;文学审美与人文素质教育[N];文艺报;2011年

4 湖南大学 何祖健;文化育人:走出当下人文素质教育困境的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5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金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验室亟待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尹令华;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徐美燕;高职教学应多融入人文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黄健民;大学语文不要忽视工具性[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王勇强;旅游中专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N];中国旅游报;2002年

10 邵龙宝;人文素质教育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爱玲;《红楼梦》人文之思辨[D];苏州大学;2006年

2 韩慧君;论西方现代设计中的人文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3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彭红;医患博弈及其沟通调适[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李婧;中国古代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典范:当代美学视野中的张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健;明下叶吴越城市娱乐文化与市民文学[D];扬州大学;2004年

7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韦兵;论两种世界观对中国画论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9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周聆灵;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胡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黄菊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福先;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吴海睿;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明;中学物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聂国山;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李凤琴;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婷婷;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体系[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8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158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