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满意度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满意度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三所高校四个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研究生学习体验与发展状况(GEDS)"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导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效果对导师满意度评价影响十分显著。因此,改进导师的指导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是提升导师指导质量的关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韩映雄负责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8003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本文采取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指导满意度评价差异情况进行了描述;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导师指导满意度评价的各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构建适合于评价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的评价模型。该研究对提高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巧云;周川;汪广涛;;硕士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方式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1期
2 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朱雪文;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4 刘园;罗尧成;滕跃民;;我国高校研究生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启迪[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5 王俐,邱曙东,仇国芳 ,闫小明;研究生心目中理想导师的标准[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刘诚;;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特点及其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薛永慧;;论法学研讨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兼谈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4 张立彬;梁启锐;李广平;;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教育状况研究[J];大学物理;2011年02期
5 陈巧云;周川;汪广涛;;硕士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方式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1期
6 陈煜;;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2期
7 笪良国;关于高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调查与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郭明;张金凤;廖中武;;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6期
9 林桂娟;於朝梅;宫佳;王恬;;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11期
10 彭蜀晋;当代理科师范教育改革概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徐光华;邵军华;李方圆;;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会计类专业SRT教学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沈仲丹;高校激励模式有效性的权变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雪飞;美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术芳;硕士研究生求学满意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茅艳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整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郭丽君;多校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柳倩华;论美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魏强;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实施研讨式教学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军;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群体的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黄惠;探究研究型大学的教学[D];河海大学;2005年
9 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郑杰;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伟;扩招后我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林荣日,顾云深;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3 欧内斯特·L.博耶,涂艳国 ,方彤;学术的使命[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4期
4 查振高;匡颖芝;丁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初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陈增堂,张娣;亟需建立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制度[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02期
6 赵伟,吴剑平,崔龙铉;研究生谈导师和素质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2期
7 林伟连,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5期
8 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2期
9 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8期
10 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胡新喜,李阿利,朱翠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韩映雄;张美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1期
3 陈一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问题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程昭斌;提高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切实做好工程硕士的培养与管理(下)[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周必水,蔡红暹;研究生质量保证措施的研究与实践[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刘凡;冯雄汉;赵竹青;胡承孝;;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赵民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04期
8 张文修,仇国芳;工程硕士培养要重视质量 突出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6期
9 李世彬,李玲,朱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J];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10 ;东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介[J];中国纺织;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王俊安;;以双赢为目标来调整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乔晓艳;;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邵生;;关于设立大学生社团导师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4 胡翠环;袁瑜;李节;毛靖;;我国护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邓志英;李阿利;;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成建军;;把握规律 讲究方法——做好新世纪研究生的思想工作[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8 刘荣乐;;研究生培养与管理[A];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研讨会材料[C];2010年
9 陈辉;陈宜大;吴荣辉;;“双导”育人机制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相关文件目录[A];第五届整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婀娜;转型:权宜之计还是长远趋势?[N];人民日报;2009年
2 财政部副部长 王军;服务为上,,质量为本,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 刘效仁;导师必须署名第一作者凸现荒唐学风[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蔡闯;走近本科导师[N];光明日报;2003年
5 朱合欢 张永峰 吴志峰 云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导师[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长红;“官员导师”何时休[N];西部时报;2004年
7 户华为;学生就业与导师评职称挂钩不足取[N];光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守帅;撤销当事人学位和导师资格[N];四川日报;2009年
9 ;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 百村小店创业行动推进会召开[N];中国妇女报;2009年
10 刘恒;“类专业学位”改变研究生培养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蔡国春;美国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借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石倩;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艳;大众化下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高丽;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管理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文秀娟;云南省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王宗元;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全芬莲;角色理论视角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于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9 宋伟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1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17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