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20:29
本文关键词:对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竞技体操是我国奥运争光项目之一,在世界体操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是体操界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培养质量将影响着我国体操的普及与发展。因此,本文将对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我国体操的普及与发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下是本文得出的结论: 1.目前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培养目标没有结合社会需求和体操发展的现状而进行制定。 2.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对目前学习年限满意度不高。在校体操研究生普遍认为三年学习年限过长,体操硕士研究生和导师倾向于两年或者两年半,并提倡有效地、合理地实施弹性学制。 3.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大多数都是以单一导师制为主。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年龄结构、职称合理;而且都拥有较为丰富教学及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但由于扩招的影响使导师出现短缺的现象,导致体操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交流不足。 4.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没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体操专业课程,大多数体操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的体操专业课缺乏深度、广度以及前沿性。而且缺少对体操技术技能培养的课程。 5.我国体育院校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存在着缺乏新意、深度,研究内容不丰富,而且存在部分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与体操毫无关系的现象。体操硕士研究生参加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都较少。 6.我国体育院校都比较重视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但体操硕士研究生参加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活动都比较少,这可能与实施缺乏力度及相关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807.4;G6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瑞华;朱晗;张哲;;对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谭广;马卫平;;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卢亮球;高鸿辉;;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丽君;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心雨;体育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培养体系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3 汪琼;中美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4 李俊霞;我国排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就业现状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5 程庆山;上海市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四项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谊博;对云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7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26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