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研究生能力结构及培养路径探究
本文关键词:文科研究生能力结构及培养路径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科研究生 能力结构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联合培养制度
【摘要】:文科研究生教育对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人文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文科研究生在能力结构和培养模式上与理工科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强化"获取知识""反思批判""语言表达""实践应用"等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实现集体指导与导师负责相结合,为文科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江苏省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中美高校研究生有效学习模式比较研究”(编号JGZZ13-09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文科研究生教育可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培养质量有所下滑,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以必备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实现文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一、文科研究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百齐;论优化文科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2 高田钦;;寂寞:大学不应缺失的品性——《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7年04期
3 许克毅,柏昌利,康志明;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及对策探讨[J];江苏高教;1998年03期
4 文秋芳;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5期
5 杨春梅;;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12期
6 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7 王建胜;吴旭红;;文科研究生培养更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生;王宝;;基于价值澄清的大学英语人文教育[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钱心彤;;论文科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从研究生辅导员的角度[J];才智;2011年36期
3 许彬奇;;大学理想主义守护:德国大学传统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2期
4 朱锦秀;邹涛;;重庆市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彭兴富;尹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困境及其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06期
6 向燕;;从德国古典大学观论我国学术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1期
7 王鲜萍;;质量维度:基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生导师评价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8 郑龙章;;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12期
9 翁庆萍;;研究生培养中值得重视的两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10 于巍;张立军;;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弱化及其教育调适[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成;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世龙;陕西师范大学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靳培培;硕士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薛艳;研究生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瑛;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袁宏艳;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谷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构建[D];东北大学;2009年
10 范诗武;研究生课程建设——基于概念比较的思考[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秀芳;洪堡人文主义理想在德国大学中的体现[J];德国研究;2001年01期
2 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3 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博士生视角的分析和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中德美高等工程教育的若干比较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6 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8期
7 ;面向新世纪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过程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01期
8 黄麟雏,,张志钢,王图强,李光丽;中国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友;推进理工科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3期
2 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8期
3 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4 张红霞;;漫谈读书——给一位理科出身的文科研究生的回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1期
5 栾述文;王晓军;;论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杨国辉;李瑞嘉;;论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式实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6期
7 杨长福;刘志慧;甘辉;;如何提高文科研究生人力资本[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9期
8 瞿伟;冯二占;李芸;;文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06期
9 王振华;;文科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基础和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21期
10 文胜利;董会泽;;文科研究生成长发展的十个关键词[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纪生;;“零发表”照获硕士学位:基于学理视角的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宁;辩证思考文科研究生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晓杰;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亟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点 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许雨欣;中资银行扎堆校园 高校抬高师资门槛[N];人才市场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徐敏;“外企热”降温:仅15.7%选择[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静;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李生琦;文科研究生职业期望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潘庆;文科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归因与对策[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志专;师生互动对文科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5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27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