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特性
本文关键词:论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特性 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特性,是指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性质,即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区别于本科生课堂教学的根本属性。根据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作出的明确要求,遴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所规定的导师"基本条件"等,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特性是,课堂教学起点的已知知识的专业方向应用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学术性、课堂教学过程的未知探索性、课堂教学方式的指导性、课堂教学阵地的前沿性、课堂教学动态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关系的互补性。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注重规模发展到注重质量提升”[1]。研究生教育要实现“发展方式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2],必须抓好教育教学这一保障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由于课堂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沛;;论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和谐服务”理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王丽云;;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周德海;;论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基本类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刘瑞平;马文革;叶兵;;高校在科技文化发展普及中的作用和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杨丹;冯泽永;;胚胎研究及其伦理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6 程民治;论“科学美也是难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陶富源;;如何当好一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从教之感悟[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孙晓峰;安徽省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与思路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张想竹,吴明书;现代农药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广德;没有场的空间是不存在的——广义相对论的空间概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琦;;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浅议[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马天俊;;哲学导论的描述使命[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韦成国;;谈学习动力的提升[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昱东;;“中立主义”与和平主义——试论罗素的道德哲学与和平主义思想之关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潘建红;;我国当代创新文化的反思与建构[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谈新敏;;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生现代化人格的塑造[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巧叶;;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10 于川;徐飞;史玉民;;阿奎那神学中的理性因子及其对科学的启示[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2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李欣雁;代价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1995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于文轩;生物安全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海燕;现代生物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D];苏州大学;2010年
5 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文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田;城市交通理念绿色转向研究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璐;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理念选择[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向先,李文清;受体的主体性:高校德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2 李广庭,赵仲安,田淑侠,李素媛,马九轩;实行学分制的一般条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段民生,王守民;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特点及作用[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刘晓明,王丽荣;高师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构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韩延明;论大学教育观念现代化的特征与属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蒋建湘;大学素质教育的特征及其评价导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薛彩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叶信治;大学课程实践的主要特征[J];江苏高教;2004年03期
9 庞青山,强丽;论大学学科组织及其特征[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10 孙洪和;;浅谈创新思维与高校办公室工作[J];大众科技;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莫美兰;梁国明;林长春;;香港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周超;;研究生教育中有待思考的现象[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建芬;王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文芳;陈蕾;姜宏;谢俊霞;;开设博硕士研究生《细胞信息与调控》教学的几点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顾亮亮;;高等农业院校农科在读硕士研究生考研动因探析——沈阳农业大学为例[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王立民;王月明;练育强;;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发展与思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10 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剑凯;独立学院培养出首批硕士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2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研究生复试权重扩大当有约束机制[N];华夏时报;2006年
3 通讯员 张艳兵 本报记者 张哲浩;城乡办学[N];科技日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宗合;大学生教研进入“理性”时代[N];阿克苏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汪盛颜;安工大学子以11项专利获殊荣[N];安徽日报;2010年
6 周兆军;研究生制度熬过尴尬一年[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7 记者 郭弘 实习生 罗苏;硕士研究生教育机制酝酿重大改革[N];重庆日报;2005年
8 姜乃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关键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通讯员 蔡戈锋;湖北省选调千名大学毕业生下基层[N];中国人事报;2006年
10 胡荣山 唐悦;首届中缅航海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N];中国水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源;研究生教育质量功能展开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劲松;论书院的大学特征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丽影;高校国防教育立体模式探讨[D];中南大学;2007年
3 辛艳慧;美国高校董事会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治斌;基于教育硕士群体特征调查研究的现代远程教育辅助培养模式的初步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泽;论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研究(1912-1949)[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罗文萍;成渝两地硕士研究生恋爱焦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翟新倩;高校硕士研究生婚恋压力调查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金萍;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冠宇;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1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32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