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环境与归国意愿——对留美博士生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术环境与归国意愿——对留美博士生的调查研究 出处:《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的海外留学生具有较高的滞留率。相关研究表明,个人学术发展前景是留学生是否回归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对在美国顶尖大学留学的中国籍学生的调查表明,留学生对中美两国的学术环境评价具有非常大的差异,中国学术环境不佳是影响留学生归国意愿的重要因素。要优化我国的学术环境,仰赖于发育成熟的学术共同体。
[Abstract]: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have a high retention rate. The prospect of individual academic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return of foreign students. A survey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t the top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oor academic environment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willingness of foreign students to return to thei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Rely on a mature academic communit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两代留学归国人员对中国大学学术体制的影响和适应研究”(CIA090111)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一、研究缘起:留学生的高滞留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1978-2013年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05.86万人,至2013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且仍在外留学人员有161.38万人。[1]近几年每年新增的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约为30-40万人,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昌贵,陈学飞;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效益与发展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陈昌贵;我国留美学者回国意向的调查与分析(上)[J];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3 陈昌贵,阎月勤;我国留学人员回归原因与发挥作用状况的调查报告(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5期
4 曹聪;;中国的“人才流失”、“人才回归”和“人才循环”[J];科学文化评论;2009年01期
5 徐笑君;;“海归”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人力资源;2009年21期
6 张斌;;我国学术共同体运行的现状、问题与变革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兵;台湾地区人才外流与回归成因分析及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陈昌贵;;我国人才外流成因的多层面分析(下)[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3 戈芝卉;;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服务政策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3期
4 沈超;厉宁;;广州留学人员运用知识产权创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5 张朗山;关于发挥海外留学人员作用的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3期
6 林磊;姜锐;;回忆中国首批赴美“民间”访问学者团[J];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02期
7 吕宜之;;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宁波高层次海归人才效能提升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6期
8 刘天卓;桂润楠;;高校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Logisitic回归模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9 李璐;;海归人员反向文化适应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吕宜之;;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专业化服务提升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建东;;突破陈旧模式 重建学术共同体——关于当前人文学科的成果评估标准之反思[A];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2013年)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江彦桥;我国对外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常晓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仁国;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守江;中国学生国际流动:驱动力及风险防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蓉蓉;海外人才回流与社会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闫燕;海归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和主动性人格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张斌;学术场域的政治逻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飞;我国不同地区科技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曹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向前;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4 沈磊;加入WTO与我国人才国际流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伟杰;高校学科带头人聘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闫红丽;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董晓舒;吉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欣欣;广西留学回国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花军委;我国人才回流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钟伟良;地方高校教师留学经历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剑;;颠倒关系的再颠倒——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与“评价权力”关系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酉水,潘晓景,杨晓春,斯林;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现状分析[J];神州学人;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卿敏;学术环境四议[J];科技导报;2002年08期
2 高玉宝;刘坚;牛秀琳;;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 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在济南成功举办[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3 熊家良;优化学术环境四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4 任士英;公共学术环境与《学术界》[J];学术界;2001年06期
5 张三香,张福增,秦晋芳;论学术环境污染之根治对策[J];晋阳学刊;2003年01期
6 裴兆宏;胡和平;;优化学术环境 建设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余三定;;改革开放30年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的影响[J];云梦学刊;2008年04期
8 莫艳;;论学术环境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04期
9 张新康;;大学和谐学术环境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10 邢小群;;净化中国大学的学术环境[J];领导文萃;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丁凤鸣;;改善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2 曾刚;;应当营造一种民主健康的学术环境和氛围[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3 周兆英;;营造科学理论发展的良好学术环境[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0:发明与发现上升到科学理论的条件和过程[C];2007年
4 唐惠;张灿;;促进学术交流 努力营造和谐学术环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缪亮;;关于社会科学学术环境与学风建设的思考[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6 刘海燕;;克服功利化倾向 创造良性学术环境[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搭建科研平台营 造学术环境 充分发挥社科联的智库作用[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8 韩一德;;沉重的选择——围绕作为政治家的李大钊[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9 汤舒俊;;地方高校科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杨浦高中 康士凯;重视学术环境[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产业和学术环境是聚才强磁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心峰;民主的学术环境与学者自律[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全国政协委员 侯欣一;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云梦学刊》主编 余三定;学术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记者 董长青;生命所创造类海外学术环境[N];北京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任重道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史蒂文·郭;英学者:我所不了解的中国学术[N];国防时报;2010年
9 魏文彪;学术环境宽松是对学者的最大支持[N];宁波日报;2006年
10 俞汝勤;宽松学术环境有助优化学风[N];大众科技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建耀;新建本科院校学术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邹景璐;地方高校教师学术环境优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76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37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