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08 20:03

  本文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 出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动力机制


【摘要】: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内力和外力的双重驱动。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内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创造应用性知识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应用创新、职业专业化、学术研究生就业压力、政府公共政策引导等外部力量的拉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Abstract]: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is driven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of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 and creating applied knowledge in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applied innovation, professional specialization, employment pressure of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s, government public policy guidance and so on, toge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作者单位】: 铁道警察学院;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动力机制是事物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近年来,作为具有职业背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1],之所以得到较快的发展,是因为有某些动力的推动。深入揭示其发展过程中驱动力量的形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锐锷;凌朝霞;;关于澳大利亚若干大学教育博士培养工作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陈洪捷;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3 袁广林;;警察职业素质论纲:专业化的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李云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专业博士学位的代际嬗变[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尹发跃;秦发兰;许丽琼;程利娜;刘彬;;基于就业视角——中外研究生教育取向探究[J];教学研究;2009年01期

7 朴雪涛;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周富强;;英国专业博士教育发展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9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中国人事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冰玉;中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保华;公民社会与社会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尹保华;论现实中国社会工作的“准”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4 马冬玲;;进步与妥协:西方护理职业化中的性别建构[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4期

5 王东芳;;西方学者对博士生指导问题的研究路径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6 吴祖麒,沈群芳;管理咨询公司的隐性知识管理[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7 朱沛雨;;专业化概念下教师资格申报者的资格审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张敏;;略论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视角下的培养目标[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9 唐圣华;田力;张玉琛;;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探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5期

10 庞雪群;;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创新;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邦凡;韩兆柱;彭建交;;论中国专业学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河北省发展[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川平;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娣;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芮燕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谢斌斌;高校青年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孔德鹏;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5 梁利;我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邱佳维;基于Boyer理论的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黄淑贤;行业协会的服务供需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曹瑞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于建云;当代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光平;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王艳玲;;英国“一体化”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3 王璐;王向旭;;当今英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与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4 孙笑侠;职业素质与司法考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5 张祥明;当代校长的角色定位及专业化培训[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黄兴彪;略论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7 汪勇;关于中国警务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袁广林;;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述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袁广林;;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警察的角色定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袁广林;;警察职业素质论纲:专业化的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小琴;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问题[D];浙江大学;2002年

2 钟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永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丽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卷;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海英;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周频;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刘艳辉;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走势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田莉;美国专业学位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10 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晶;蔡志宇;陈江;;加强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7期

2 翟怀远;陈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S1期

3 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01期

4 陈闻;王现彬;;省属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崔小强;;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1期

7 冯金阔;;关于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1期

8 孟小平;闫军;;略论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年01期

9 王东旭;郑群;马修真;;“五位一体”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1期

10 陈亚军;孟小英;罗燕芬;;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湘伟;刘锋;袁兵;;工程力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尚实;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服务发展能力[N];安徽日报;2010年

2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5 原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原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 吴本厦 口述 国务院学位办 欧百钢 整理 原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 张酉水 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办公室主任 沈友益 原教育部生产供应局局长 王民栋 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龙正中;深切缅怀黄辛白同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7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9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陈大龙;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知识型动力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会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冯晓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田安意;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10 孙启萌;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书生;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3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10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98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398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4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