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本文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 能力 出处:《中国报业》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了创新能力为什么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core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need of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why the innovation ability is difficult to be promoted, and probes into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陟遥;;研究生社会适应力培育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2 夏学花;;现行研究生资助体系述评——以复旦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3 黄启来;吕宏伟;曹彪;;实施基础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7期
4 张晓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提高我国研究生的研究能力[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程林松;李春兰;;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培养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6期
6 涂元季;顾吉环;李明;;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金融博览;2011年07期
7 张准;;师范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8 尹忠恺;张志勇;;浅议创新型学生教育管理[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0期
9 王莉;韦革宏;;浅谈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年02期
10 高磊;彭大银;赵文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及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永彪;;中国高校推进教育创新的若干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世山;;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3 陈志鸿;;高校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李晓辉;郑伟;;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改革[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第二节 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张雅君;周宇;;基于实验室开放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延玺;李加冕;;本科生科研基金: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理想平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孙伟;;农业院校“双创”教育体系之构建[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杨和良;;发挥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的作用[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10 文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严鸿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魅力何在[N];新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叶志卫 实习生 石华;创业,大学生们准备好了吗[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朱庆 通讯员 刘烈;高等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N];光明日报;2001年
4 陈锌宝;以创新精神推进钢琴教学改革[N];音乐周报;2003年
5 本报通讯员 龙永筑 本报记者 吴春燕;“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获“三赢”[N];光明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李文亭 实习生 王志泉;让每个大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N];江西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敏;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选聘工作[N];安阳日报;2008年
8 高远;以创新精神研究创新课题[N];光明日报;2011年
9 高校管理人员 陈晓星;毕业纪念活动应该个性化[N];东莞日报;2010年
10 郗秋丽邋记者 金姝;以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N];吉林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春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关雯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的大学个性化教育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张茹;新加坡与泰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青青;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范柳俊;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曹成秀;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彭雯;广西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巧玲;美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余勇;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方式多样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洁;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25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52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