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1年3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文章从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出发,提出了目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vigorously develops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ix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敬民;;图情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离不开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21期
2 王振元;;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09年05期
3 俞根泉;;解放军艺术学院首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毕业[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原春琳;;学术型研究生明年减招5%至10%[J];共产党员;2009年24期
5 袁龙义;费永俊;;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丁雪梅;甄良;宋平;杨连茂;魏宪宇;;实施分类培养 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2期
7 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1期
8 金宝莲,周剑锋,杨宇,王洪来,汪景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黄海峰;;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02期
10 杨霞;;规模迅速扩张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振寰;;新时期研究生培养方式之初探[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徐玉梅;刘春光;李伟;;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在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李文利;刘文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文化与制度建设[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武正营;;教育强国与教育博士在中国的发展[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E.F.FUENZALIDA;毛玉林;;发展模式与美国为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的研究生教育 八十年代的展望[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下册)[C];1981年
8 陈佳楠;;研究生会在研究生管理培养中的定位和作用[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广意;曾杰;李双容;禹华旭;;浅谈民办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方法与体会[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晖;副教授也能当博导[N];河南日报;2008年
2 铁铮;北林大探索出研究生培养新途径[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熊丙奇 (作者为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教授);研究生培养学制为何“朝三暮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孙亚斐;专家探寻研究生培养新思路[N];兰州日报;2007年
5 薛惠娟;增加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N];河北日报;2008年
6 王玉初;研究生学费“以奖代免”值得期待[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记者 张哲浩;西交大协议约束研究生培养[N];科技日报;2006年
8 李凝;周济: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N];科技日报;2005年
9 记者 谈洁邋实习生 庄园;南京5所院校明确读研要缴费[N];南京日报;2008年
10 晓坤;上海推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N];华夏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志宏;高校组织结构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冬海;我国高校研究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欧杰宁;研究生三助项目规范化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吴云天;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6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卢英敏;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勇;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博超;基于AHP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1527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52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