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研究
本文选题:研究生教育创新 切入点:创新教育 出处:《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做出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规划,为研究生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的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和重要执行主体。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决定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主要途径是研究生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要抓住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衍生功能和强辐射性,对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进行革新。我国自2003年起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并列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是指在高校中所处的特定区域和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研究生教育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把握长远性与渐进性统一,避免趋同、突出个性,开放与合作和多样化的原则。 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交织着多种动力,创新行为的产生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在分析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微观上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有效要素,注重研究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机制,在国家层面、研究生培养机构和研究生个人发展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本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用系统的方法能使我们用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思想来指导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建设。此外,论文还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Abstract]:In the first 20 years of this century,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t brings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runs through every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t has become the core and important executive body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o we must take the research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seriously. The essence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determines that the main way to carry out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is graduate innovation education, which is the soul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Since 2003, China has started the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Plan and included in the Action Plan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2003-2007, which has made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system.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specific region and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arious main element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mplementing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non-subject elements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associated with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arious el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market mechanism. Grasp the unity of long-term and gradual, avoid convergence, highlight personality, open and cooperation and diversity principles. The operation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motive forces intertwined.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 behavior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motive forc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macro environment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on the micro level, the effective elements should be selected. Pay attention to study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among the elements, take various measures in the national level, graduate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graduate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atic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ctually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of system elements.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uses literature research, investigation, induc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娜;;浅析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2 贾晋芳;;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3 王娟;;让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上开花[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年02期
4 牛春好;创新教育的目标应该分层次[J];中小学管理;1999年10期
5 许峰;;中专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现状思考[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6 崔敏;;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1年13期
7 赵明文;;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实行创新教育[J];神州;2011年11期
8 祁丹凤;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9年09期
9 陈小红;;中职学校加强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11年12期
10 王秋砚;;更新思想观念 抓好文化基础课的创新教育[J];才智;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长龙;;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王定一;;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3 阮素芳;;借鉴陶行知思想 建构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崔玉;程婉芬;;创新教育在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章荣庆;;创新教育概说[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严德友;;科教兴国呼唤创新教育[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熊伟;;教学做合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郏凌;朱兆军;孟炎;;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郭明贤;;应对WTO中国护理教育的改革——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成新 通讯员 王庆永;创新教育 激扬青春[N];湖南日报;2008年
2 实习记者 王青云;用“创新教育”促就业[N];江苏科技报;2009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别把创新教育当成“奢侈品”[N];文汇报;2009年
4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N];经理日报;2009年
5 王素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为经济复苏投资和创新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 张志;体育课如何进行创新教育[N];中国体育报;2009年
7 陈虎 本报驻色达记者站记者 周恩军;色达县创新教育机制[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柏玲;创新教育,做会“偷懒”的教师[N];文汇报;2010年
9 记者 李志峰;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挂牌[N];重庆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思;朱丹:善待教育 创新教育[N];郑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军飞;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宝鹏;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王立娟;立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志刚;基于网络环境下创新教育的学习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乔晖;论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D];扬州大学;2004年
5 张继红;创新教育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晓静;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彭天源(赖永峰);中学生物学创新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叶泽军;创新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珊;创新教育与数学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鲁文;构建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体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35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63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