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美院推进“博士引领计划”的思考和探索

发布时间:2018-03-30 22:30

  本文选题:研究生培养 切入点:博士生教育 出处:《新美术》2012年04期


【摘要】:正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申报浙江省教育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项目获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经历规模大发展之后,提出的一项旨在通过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的重大改革举措。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一所有着80多年研究生教育历史、积淀深厚,正在持续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美院"的高等艺术学府,申报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是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外部要求,更是满足自身主动发
[Abstract]:In 2010, the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applied for approval of the pilot unit project for the reform of the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Zhejiang Education Department. The reform of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mechanism was made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on a large scale. A new major reform measure aimed at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put forwar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ine Arts, which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80 years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institution of higher art, which is continuing to build the "world-class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mechanism, not only responds to the external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but also satisfies its own initiative.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沛涛;;搞好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纪念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20周年[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2 吕海燕;;研究生教育与重点大学建设管见[J];教学研究;2000年04期

3 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职教通讯;2010年04期

4 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5 朴政玉;;加强学科建设以促进创新型研究生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6 彭未名;刘晓玲;;导师主导式研究生德育模式之构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李世彬;;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6年03期

8 晋保平;;加强学科建设 努力创建研究型大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04期

9 杨溪;;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阻力及对策[J];中国研究生;2006年06期

10 王琪;王艳华;吴竞芳;;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浙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浙江经济;2007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任秀莲;魏琦峰;韩家军;曹立新;;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高颖;;以促进中医学科建设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研究生培养[A];张上隆果树学文选[C];2006年

7 刘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媛;高鹏;;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黄志龙;朱位秋;郑耀;陈伟球;;探索力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虞雅蓉;;情感教育原理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双菁;研究生收费引纷争[N];中国财经报;2005年

2 赤天;研究生培养告别“公费时代”[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周晓东;研究生教育岂容“注水”[N];江淮时报;2006年

4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尚实;努力开创学位工作新局面[N];安徽日报;2009年

5 朱振国;杏坛盛世[N];光明日报;2008年

6 熊丙奇 (作者为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教授);研究生培养学制为何“朝三暮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记者 赵凤华;教育部:研究生改革不是收费制度改革[N];科技日报;2006年

8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周炜;全国博士论坛将设“最佳学术创意”奖[N];科技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晖;副教授也能当博导[N];河南日报;2008年

10 王玉初;研究生学费“以奖代免”值得期待[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5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9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丹;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邓超华;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以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吴爱武;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指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刘冬海;我国高校研究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9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欧杰宁;研究生三助项目规范化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7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687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