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女硕士研究生贞操态度现状分析
本文选题:未婚 切入点:女硕士研究生 出处:《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未婚女硕士研究生贞操态度现状及其个体差异。方法采用自编研究生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对3 598名未婚女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对对方贞操问题不在意的占15.3%,在意的占36.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占48.0%;多数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对婚前性行为选择理解,占74.6%,只有少数愿意接受,占18.1%;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对对方的贞操态度存在明显的生源地、专业、年级和恋爱次数差异(P0.05),婚前性行为态度存在年级和恋爱次数差异(P=0.000),但生源地、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婚女硕士研究生传统的"贞操"意识逐渐淡薄,但更多还是持一种理性态度;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的贞操态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of virginity attitude of unmarrie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Methods A total of 3 598 unmarrie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unmarrie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who did not care about the other side's chastity was 15.3percent, the proportion who cared about the other's chastity was 36.7,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problems accounted for 48.0,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unmarrie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had an understanding of premarital sexual behavior, accounting for 74.6 percent, and only a few were willing to accept i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hastity attitude of unmarrie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to the other side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emarital sexual behavior attitude between grade and love times (P 0. 000),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jor and major.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chastity" of unmarrie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is gradually weak, but more of them hold a rational attitude, and there are obviou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irginity attitude of unmarried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基金】: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中之重立项研究课题(2011JSJG007)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均翰 ,叶青;双科任教师制的形成和发展趋向简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2 朱新华;高等工程专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历史经验与现状[J];中国电力教育;1993年02期
3 陈兴强;我区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2期
4 李能武;简论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4期
5 尹家明,王桂龙;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袁耘毅;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现状及方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7 王伟廉;关于我国高校课程理论建设现状的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8 赵明国;心理咨询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03期
9 胡文娥,钟亚秀;高校科研项目的现状及管理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朱元洁;师范教育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J];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玉梅;姚本先;;大学生休闲现状的调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何仕;;和谐校园建设与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3 孟景;黄希庭;;中国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及变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丽燕;;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原因及对策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蒋凤英;张南生;吴波;;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杜松涛;姚本先;;大学生人际压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郭公民;;北京农学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进建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8 李建芬;王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龚艳珊;;浅谈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林长春;陈文平;邓磊;曹静;;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陈滢;中国高等教育现状[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2 苗丹国 杨新育 白瑜;自费留学 现状·成因·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赵一枫 赵正元;北京市民办高校现状如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张文翰;纠正招生中之怪现状[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郑丽;2001年 山西招生之怪现状[N];华夏时报;2001年
6 秦海波;网络大学生现状怎么样?[N];发展导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赖文忠;我省高校体育改革的现状[N];福建日报;2001年
8 赵正;素质·能力·应用[N];中国工商报;2000年
9 记者 郭强;黑龙江:放宽高考招生限制[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顺文;当代大学生家庭德育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鸿来;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潇;我国医学院校德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景春友;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立元;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汪路金;当代大学生政治行为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7 赵观石;江西独立学院现状分析与转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浩然;新时期高等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10 陈婷;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8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68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