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习笔记之一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探析 文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11.
模式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有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简约性、中介性、可仿效性和开放性特征的某种活动的理论模型和操作样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生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学界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认识说法不一,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虽显示了各自探索的独特性和深入性,同时也表明了对该问题的本质认识上还未达成共识。
学术界往往注重因素列举,忽视立论依据,注重因素分析,忽视逻辑关系,注重共性因素,忽视个性特色,注重显性因素,忽视完整统一。
依据培养过程及其结构,以高校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应该包括以下构成因素:
1.培养理念。培养理念是研究生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规定着研究生培养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培养理念包括人才理念、交往理念、教学理念、评价理念等,其中人才理念是研究生培养理念的核心。研究生培养要树立“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理念,以培养“卓越的创新型人才”为终极追求。
2培养目标。3、培养组织、4培养制度、5导师队伍。
6、平台建设。培养平台式研究生培养的物质依托,是培养模式发生作用的基本条件。培养平台包括课程平台、论文平台、项目平台、基金平台、交流平台、实践平台、合作平台和其他创新激励平台等。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大多仍然依托于课程平台和论文平台,平台开发的匮乏,大大影响了培养效果。
7.方案实施8.培养评价
以上八大要素既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八大要素中,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培养组织,平台建设、导师队伍和培养制度是依托性要素,方案实施是进程性要素,培养评价是检验性要素。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7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