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沿革与创新
本文选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 研究生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0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初具规模到逐渐成熟,历经数次调整,形成了目前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10方案",是对"05方案"深刻思考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产物,切中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具有引导性、层次性、创新性;要把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需要在内容设置、方法确定、科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from initial scale to maturity, and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after several adjustments. The "10 progra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are the product of profound thinking and adapting to th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which are the main proble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are instructive, hierarchical and innovative,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a teaching system. Need in content setting, method determination,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o on the aspect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SGH10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奇才;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少军;论有限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贺益民;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的人才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韩林;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学金;茅鸿祥;;上海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1990年01期
2 孟淑云,姜桂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搞好研究生招生工作[J];教育与现代化;1994年03期
3 ;2001年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介绍[J];电子器件;2000年02期
4 马永斌,杨淑华,沈岩;关于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5 严实;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情况简报[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首次超本科[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7 舒岩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体会与改革的意见[J];高等农业教育;1984年03期
8 刘伟冬,王锦屏;南京艺术学院一九九七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情况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7年03期
9 伍华芳;浅谈研究生招生生源与质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吕海燕,蔡继彪;产学研相结合招收研究生工作初探[J];理论月刊;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体式教学[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宁;刘玉萍;王桂伟;甄良;;加强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的建设[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立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建峰;;艺术院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初探[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7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8 郑声文;陈为旭;;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9 伍学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10 冯秀芹;;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诚;江苏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我省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N];山西日报;2008年
3 西北工业大学 商存慧 樊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N];人民日报;2011年
4 多卫 罗鸿 晶晶;联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N];淮南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王炳华 李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新资源、新途径、新载体[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婉婉;枯燥面孔“活”起来[N];安徽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波;教教健身操 也能挣学分[N];成都日报;2008年
8 广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韦日平;“八○后教师、九○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晖;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10 万学·海文第一事业部总监 吴本文;“同等学力”报考硕士:政策在不断放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绍志;改革开放3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演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王立华;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原因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应兆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丽丽;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余延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巍;访谈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7 张维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牟兴;大学生主体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9 周晓晓;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02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0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