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培养模式各要素与培养质量的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本文选题:博士生培养模式 + 培养质量 ; 参考:《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摘要】:利用上海交通大学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博士生培养模式各要素与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招生方式、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导师指导对培养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起到的作用最大;学术活动、课程学习与培养质量无显著的正向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doctoral training model and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s of enroll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dissertation and tutoring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raining quality, among which the tutors' guidance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doctoral studen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course learning and training quality.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欣;香港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朱祖林;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效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于坤章,宋泽;信任、TAM与网络购买行为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郑希付;宫火良;;《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6 沃建中;孙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7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8 陈启山;;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统计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9 彭连刚;刘咏梅;;基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量表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朱祖林;远程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数据的整理与检验[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景劲松;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龚志周;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谢小云;人力资源测评效标模型:效度概化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5年
5 颜士梅;并购式内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炜;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知识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建荣;个人及组织因素对企业培训效果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成彦;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慎斌;医学学位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苏州大学;2002年
2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桂祥;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中琼;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王晓娟;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小燕;上海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为民;影响学习成绩的四大因素的因果模型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颉;员工个体特征影响培训效果的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9 王铜安;个体、群体、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胡芸;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万金;研究生选拔考试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2 左健民,张丽娟;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2年05期
3 顾柳珍;近现代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模式移植的比较[J];江苏高教;2003年01期
4 张婕;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分析[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刘元芳,夏尊铨,傅白白;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4期
6 李仲学,王黎,张云仙;研究生教育地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动态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4期
7 顾建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9期
8 王大泉;我国学位体制的组织特点及其缺陷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2期
9 王璐,曹云亮;香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2期
10 程永波,廖晓玲;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与发展目标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浩;徐兴平;王旱祥;刘衍聪;丛晶;;工程硕士培养问题及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2期
2 毛丹;;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的局限及理性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3 殷晓丽;王德炳;沈文钦;郭立;;影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培养质量的制度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3期
4 邱天爽;刘蓉;刘惠;唐洪;朱勇;刘海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7期
5 万红友;孟冬花;;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6 孙利;顾雪平;;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7 张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四个关键因素——以浙江大学食品学科为个案[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8 郑中华;王战军;翟亚军;;外部认可视角下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9 楼鑫W,
本文编号:1810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1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