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知识创新 + 工程硕士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6期
【摘要】:通过分析企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自主创新的需求和为适应企业需求需要解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需求的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society ,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the master ' s master ' s graduate stud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 a master ' s master ' s graduate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knowledge innovation for enterprise ' 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needs is put forward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基金】: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3;TB-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姜尔林,马桂敏 ,常宗惠 ,钱伟芳;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1期
2 刘义伦;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7期
3 李逢超;应科学理解儿童创造力[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杨惠敏,付萍;以选题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5 郭洁,陈建新,陈丽平,吕心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J];河南冶金;2005年05期
6 刘宗瑛,李云章;工程硕士学位的设立与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良月;改进知识教育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元元;李正;林凤;;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王华,姚光庆;石油工程和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04期
3 孙志松;;在职软件工程硕士的学习特点及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5期
4 杨惠敏,付萍;以选题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章淼榕;儿童创造力及其社区培养方案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涂俊才;我国高等学校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王建荣;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系统性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刘鹰;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李孝忠;关于青年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个心理学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4 冯文全;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教育[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潘贻芳,齐二石,仇圣桃,干勇;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与策略[J];钢铁;2004年01期
6 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7 肖少北;论人的创造性及其培养[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8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9 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10 张大均,向守俊;论合理知识结构的认知功能与教学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校情报工程硕士班情况[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4年04期
2 王仁洲;更新观念 调整方案——积极培养工程硕士[J];中国电力教育;1990年02期
3 ;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毕业答辩[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4 ;我校与二汽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见成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5 万振荣,罗笃常;建设工期定额水平及评审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6 张景普,李德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7 ;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隆重集会纪念成立十周年[J];中国设备工程;1994年08期
8 郑建溪;王兴平;;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J];才智;1994年02期
9 ;消息报道[J];船舶工程;1998年04期
10 ;江泽民总书记谈知识经济[J];工业技术进步;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富;李宣瑚;;“人的可靠性分析”与地震监测预报[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2 王如松;;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进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吕兰;;浅论知识的现代化管理[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刘治晏;;现代领导者科学决策[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汝光;;21世纪我国玻璃钢发展战略的思考[A];第十三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夏文斌;;知识经济与人才创新[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冉鸿燕;胡延风;;知识经济社会与人的创造力开发[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戴世荣;吕伯儒;陈效真;;创新是国防科研院所21世纪腾飞之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庄寿强;;地质创造学的诞生及其在知识创新中的意义[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阮昊;;中科院系统如何引进和使用高层次科技人才[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八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霍效忠;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N];安徽日报;2000年
2 朱建新;知识经济与美国经济[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记者 孙爱民;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诞生[N];中国电子报;2000年
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白大华;以务实的姿态不断推进商标国际保护[N];中国工商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刘坚;必须突破低水平的满足[N];中国汽车报;2000年
6 魏蜀明;CKO:知识管理拍岸来[N];中国企业报;2000年
7 高伟凯;知识经济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海牛;知识创新工程的由来[N];中国水利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罗庆春;加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N];福建日报;2000年
10 别敦荣 徐景武;大学应成为技术创新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雷宏振;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增进吸纳能力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蒋云尔;企业知识管理基本要素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吕军;企业知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聂子龙;愿景驱动的学习型企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韩宇;知识转移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贾磊;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10 富立友;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生;知识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文利;面向新世纪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0年
3 周典;1996~2000年安医附院科技论文著者现状与医院知识创新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4 詹荔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探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薇;论美国高等教育创新的理念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敬辉蓉;高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陈新颜;图书馆知识管理及其实施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习勇;基于MPC850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9 夏礼祖;土石坝坝体CAD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朱彬;知识管理的机制设计及其量化模型分析[D];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40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4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