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转向
本文选题:研究生教育 + 质量评价 ; 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摘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传统的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体系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对象、标准、模式、视野、取向、平台等诸多层面都必须转型,以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Abstrac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powerful n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has shown obvious inadaptability, the object, standard, model, vision, orientation, platform and so 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must be transforme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6JA880059)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曙光;;市场经济的伦理奠基与信任拓展——超越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金伟;杨桂宏;胡建国;;西方自由主义公平观评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刘民权;俞建拖;李鹏飞;;学费上涨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分析——基于结构性和转型性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4 孙威,金承哲,孙立涛;体育伦理的哲学探究——从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寻求体育科学发展的永恒信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5 周湘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群体的社会权利与政策性排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蒋永福;刘鑫;;论信息公平(二)[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7 赵学刚;;求解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经济法进路[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8 孙君恒;经济发展的伦理追寻——以阿马蒂亚·森的思想为基础[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9 高兆明;;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中的社会正义问题[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徐芳,贾彦东;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四川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政;;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及法律机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蒋辉;张怀英;;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标、测度与实证[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东平;;教育改革:走向公正的发展[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延生;;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性视野[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5 郭金兴;;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劳动争议案件的省际差异及其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许杨;;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学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7 徐春;;科学发展观内蕴人的全面发展[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8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9 王雅林;;马克思“生活的生产”理论预设的当代意义[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冬梅;保障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7 黄剑雄;财税政策与城市反贫困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姚寿福;专业化与农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蔡养军;中国乡村集体企业经验的制度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海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心理分析及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彦东;中国金融波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杨惠芳;浙北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4 史慧明;道德资本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石冬明;中国早期现代化延误的原因——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剑彪;政府改革对政府管制网络型公共事业的影响——论电信竞争[D];吉林大学;2004年
7 郭超利;我国转型时期的居民收入差距[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鹏飞;新“发展”理念统摄下的经济-伦理观[D];东南大学;2004年
9 罗涛;居民收入分配中财政职能强化和调控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侯玉玲;中国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实证研究:制约因素、政府行为与体制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史雯婷;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治理看第三部门的发展[J];江苏高教;2004年03期
2 王战军,廖湘阳,周学军;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健;;论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质量观[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2 叶勇;姜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问题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3 张陟遥;;研究生社会适应力培育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4 顾云南;;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之我见[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5 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探[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7期
6 刘建国;戴紫彬;;注重培养过程,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6期
7 张晓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提高我国研究生的研究能力[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谷秀明;;适应研究生双重素质评价要求 加强导师双重素质构建[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9 崔永红;李学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9期
10 孙福田;孙立群;吴昌友;王吉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光源;姚欣;;授课质量的综合评估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闫芳;化存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与线性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第四章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张雅君;周宇;韩英;黄丹霞;;普通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张雅君;周宇;韩英;黄丹霞;;普通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6 谭旭红;张庆华;;全程性考试体系建立与评价[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蒋希成;谢宁;张洋;田旭升;;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阳;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侯杨方;研究生收费的制度保障[N];经济观察报;2004年
3 记者 李雪林 通讯员 黄艾娇;全过程监控研究生培养[N];文汇报;2009年
4 黄志斌 郝鹏腾 陈坤;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N];科技日报;2002年
5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姚臻;苏州大学成立首个导师学院[N];光明日报;2010年
6 李文亭;我省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N];江西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斌;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1年
8 黑龙江绥化学院社会科学系 祝春梅;把高校建成和谐社会的窗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郭立场;导师自主权不能超越“程序正义”[N];法制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叶建平 郑晓奕;李铀委员:就业质量应由第三方统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孔祥沛;基于江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6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洁;山西省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璧强;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陈亭廷;流程再造视角下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彭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肖红梅;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主体影响力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鑫;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7 李红君;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郭代军;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刘虹;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居玲;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问题与重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1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61651.html